效用 (Utility),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学术,但它其实是价值投资思想里一个非常接地气的核心概念。它不是指物品的“有用性”,也不是指投资能赚多少钱,而是指一个人从消费某种商品、服务或做出某个选择中获得的“满足感”或“幸福度”。在投资世界里,效用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收益和风险,不同的投资者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它揭示了投资决策背后那个主观的、因人而异的“爽不爽”和“值不值”的心理账户。
想象一个场景:你饿着肚子走进一家披萨店。吃第一角披萨时,你感觉幸福感爆棚,这块披萨的效用极高。第二角、第三角依然美味,但带来的满足感在逐步下降。等到你已经很饱时,再给你第五角披萨,你可能就没什么感觉甚至会觉得有点腻了。 这个简单的例子揭示了效用的两个核心特点:
聪明的投资者追求的不是金钱数字的最大化,而是“期望效用”的最大化。这意味着,他们会在综合考虑了收益、风险以及自身感受后,做出一个能让自己内心最安宁、最满意的决策。而这个决策,与每个人的风险偏好息息相关。
根据对风险和收益的不同态度,投资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每一类都对应着不同的效用函数:
理解了效用,能帮助我们成为更成熟、更自洽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