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 (Digital Currency),一个近些年炙手可热到烫手的词。广义上说,它指代任何仅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货币或类货币资产,我们日常使用的支付宝、微信支付里的余额,其实也算广义数字货币的一种。但今天投资领域热议的,主要是指狭义上的一种特殊数字货币——加密货币 (Cryptocurrency)。它们通常基于一种叫做区块链的技术,拥有去中心化的特性,不依赖于任何中央机构(如银行或政府)来发行和管理。其中,大名鼎鼎的比特币 (Bitcoin) 就是这个“数字江湖”的开山鼻祖。
把所有数字货币混为一谈,就像把苹果、香蕉和榴莲都叫做“水果”一样,虽然没错,但忽略了它们各自独特的“风味”。
作为第一个成功的加密货币,比特币的目标很纯粹:成为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它的核心魅力在于:
“山寨币” (Altcoin) 是对比特币之外所有加密货币的统称。这个词起初略带贬义,但如今已包含了许多技术上超越比特币的创新项目。
稳定币 (Stablecoin) 是一种特殊的加密货币,它的价值与某种稳定的资产挂钩,最常见的是美元。比如,1个USDT或USDC理论上约等于1美元。它的作用是在波动剧烈的加密世界里,提供一个临时的“避风港”和交易媒介,像一个连接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法币的桥梁。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 是指由国家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例如我国正在试点的数字人民币(e-CNY)。它与比特币等去中心化加密货币有本质区别:
数字货币的价格可以在一天之内上涨或下跌几十个百分点。这种过山车式的行情,对投资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巨大的考验。你投入的资金,必须是即使全部损失也不会影响你正常生活的钱。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用四毛钱的价格买一块钱的东西”。但问题是,我们很难确定一个比特币或以太坊到底“值多少钱”。它不像公司有财报、有利润、有现金流可以分析。对数字货币的估值,更像是对一种未来可能性的定价,充满了不确定性。
全球各国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政策仍在不断变化中,一个政策的出台就可能引发市场巨震。同时,技术本身也存在被攻击、被更优秀的技术替代的风险。
如果你理解并接受以上所有风险,仍想参与这个新兴市场,请务必牢记以下几点:
数字货币是金融科技的一场深刻实验,它融合了技术、金融与人性。它可能代表着未来的某种趋势,但也无疑是当今风险最高的资产类别之一。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预测它明天是涨是跌,而是清醒地认识到它的本质:它是一项高风险的投机性资产,而非一个能稳定产生价值的生产性企业。 在踏入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前,请务必先问问自己:这片“新大陆”,真的是你能力圈范围内的风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