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杰文斯悖论

杰文斯悖论(Jevons Paradox),一个听起来有些绕口的经济学概念,却是我们理解现代商业世界和进行长期投资的一把“屠龙刀”。它的核心思想与我们的直觉截然相反:当技术进步提高了我们使用某种资源的效率时,最终结果往往不是减少该资源的使用量,反而是大大增加其总消耗量。 简单来说,就是“越省,反而用得越多”。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揭示了技术、成本、人性与市场需求之间复杂而深刻的互动关系,对于我们识别真正具有颠覆性增长潜力的公司至关重要。

悖论的诞生:煤炭、蒸汽机与一位经济学家的洞察

故事要从19世纪的英国说起,那是一个被煤炭和蒸汽驱动的“日不落帝国”。一位名叫威廉·斯坦利·杰文斯的经济学家,在他1865年出版的著作《煤炭问题》中,提出了这个惊人的观点。 当时,由詹姆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其燃烧煤炭的效率比前辈纽科门蒸汽机高出数倍。按照常理推断,既然每台机器烧的煤少了,那么整个英国的煤炭消耗量理应下降。许多人额手相庆,认为英国可以凭借高效的技术,更长久地享用其宝贵的煤炭资源。 然而,杰文斯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个令人不安却无比正确的结论:恰恰是蒸汽机效率的提升,导致了煤炭消耗量的爆炸式增长。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不难理解:

最终,一个更“省煤”的技术,反而让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吞噬煤炭的“巨兽”。这就是杰文斯悖论的最初范本,一个关于效率与消耗的经典反直觉故事。

从煤炭到芯片:悖论在现代社会的无限变奏

你可能会问,这不就是150多年前的老古董理论吗?跟我们投资今天的高科技公司有什么关系?关系重大。杰文斯悖论就像一个“幽灵”,在技术发展的每一个角落里不断重现,只是把主角从煤炭换成了其他东西。

能源效率与消耗

最经典的现代案例就是汽车。汽车的燃油效率在过去几十年里显著提高,我们现在可以用一升汽油跑更长的路。那么,全球的石油消耗量减少了吗?并没有。 原因何在?因为开车的成本(每公里油费)降低了。这鼓励人们:

节能灯泡也是如此。当LED灯取代白炽灯,电费大大降低后,我们并不仅仅是把家里的灯换掉,我们开始在以前不会装灯的地方也装上灯,比如橱柜里、天花板吊顶、花园小径,甚至用复杂的灯光系统来营造氛围。结果,总的照明用电量可能不降反升。

计算能力与数据洪流

半导体行业的摩尔定律是杰文斯悖论在信息时代的完美演绎。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这意味着计算的效率和成本以惊人的速度在优化。 如果我们的计算需求是固定的,那么今天一台智能手机的算力就足以运行几十年前一个国家所有的计算任务了,而耗电量微乎其微。但现实是,计算成本的雪崩式下降,催生了我们曾经无法想象的应用:个人电脑、互联网、高清视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以及今天的人工智能。 每一个新应用的出现,都将人类对算力的需求推向了新的高峰。为了训练一个大型AI模型,数据中心需要消耗的电力是惊人的。我们享受着高效芯片带来的便利,而其背后是全球数据中心总耗电量的持续攀升。效率的提升,并没有带来计算总量的节省,而是创造了一个需要海量计算的新世界。

信息传播与注意力稀缺

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效率提升了亿万倍。在过去,写一篇文章需要印刷成报纸或书籍才能被阅读;而现在,你只需要敲几下键盘,就能发布到全世界。 结果呢?我们并没有因为获取信息更容易,就花更少的时间在上面。相反,我们被信息的洪流所淹没。社交媒体、短视频、新闻客户端……无数的应用都在争夺我们有限的注意力。信息生产的“效率”提升,导致了“信息消耗”的爆炸,最终让“注意力”成了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

投资启示录:价值投资者如何驾驭悖论的浪潮

理解了杰文斯悖论,我们就不再是一个只会线性思考的投资者。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更深刻的视角来审视企业和行业,尤其是在奉行价值投资理念时,这个悖论能带来极其实用的启示。

识别“效率驱动”的增长引擎

杰文斯悖论告诉我们,真正的颠覆性增长,往往源于对某个关键领域“效率”的根本性突破。 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寻找的“护城河”宽阔、成长空间巨大的伟大公司,常常就是这类“效率驱动者”。

亚马逊的核心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是电商。但更深层次看,亚马逊是一家效率公司。它通过自建仓储物流(Fulfillment by Amazon),极大地提升了商品履约的效率,将送货时间从几周缩短到几天,甚至几小时。这种效率的提升,降低了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时间成本和不确定性,从而不仅仅是抢占了线下零售的份额,更是创造了全新的消费需求。人们开始在网上购买以前不会考虑的生鲜、大件家具等。亚马逊的总销售额(对应资源的消耗)因此实现了指数级增长。

台积电是全球最领先的芯片代工企业。它通过不断精进制造工艺,持续提升芯片生产的效率(更高的良品率、更低的单位成本、更强的性能)。这种效率的提升,让苹果、英伟达等公司能设计出更强大的芯片,进而催生了智能手机、AI等庞大的产业。台积电的客户越多,其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就越强,效率提升越快,这又会进一步刺激全球对先进芯片的需求。这是一个典型的由效率驱动的正向循环。 投资启示: 在分析一家公司时,不要只看它当前的市场份额。要深入思考它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在某个关键领域实现了决定性的效率提升?这种效率提升能否像当年的蒸汽机一样,将一个昂贵、小众的服务,变成一个廉价、普惠的基础设施,从而引爆一个巨大的新市场?

警惕“效率陷阱”与行业天花板的误判

杰文斯悖论提醒我们,不要轻易地为一个行业预设“天花板”。许多人担心的“资源枯竭论”或“市场饱和论”,往往会因为技术带来的效率革命而被打破。

在21世纪初,许多专家预测全球石油产量将很快达到顶峰并开始下降。然而,以水力压裂(页岩油革命)为代表的开采技术的巨大进步,极大地提升了从致密岩层中提取油气的效率。这不仅让美国从石油进口国一跃成为出口国,也大大延长了全球石油供应的周期。那些基于“石油即将枯竭”的简单逻辑而做空能源股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投资启示: 在评估一个行业的总可寻址市场(TAM)时,一定要引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要问自己:如果这个行业的产品或服务成本降低10倍,效率提升10倍,它的市场规模会扩大多少? 许多看似“传统”、“饱和”的行业,可能正孕育着由效率驱动的第二增长曲线。对内在价值的估算,必须包含这种由效率引发的非线性增长的可能性。

关注反弹效应中的“二阶赢家”

杰文斯悖论的“反弹效应”(Rebound Effect)会创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那个直接提升效率的“一阶赢家”外,那些受益于新需求爆发的“二阶赢家”,往往是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标的。

亚马逊网络服务(AWS)通过提供标准化的、按需付费的计算和存储服务,极大地提升了企业使用计算资源的效率。创业公司不再需要自建昂贵的机房,只需几分钟就能在云端部署服务。

  1. 一阶赢家: 亚马逊AWS、微软Azure等云服务提供商。
  2. 二阶赢家: 无数诞生于云上的新公司。比如,流媒体巨头Netflix,如果没有AWS提供的廉价、弹性的算力和带宽,它根本无法支撑其全球业务。还有无数SaaS(软件即服务)公司、游戏公司、AI公司,它们都是云计算效率革命的受益者。

投资启示: 这种思维方式,与伟大的投资者查理·芒格所倡导的“跨学科格栅思维”和“总是反过来想”不谋而合。当你发现一家公司(比如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取得了效率突破时,不要只盯着它。你应该继续思考:

在这些“二阶赢家”中,你可能会找到因为不那么引人注目,而估值更为合理的“隐形冠军”。

结语:悖论背后的不变人性

杰文斯悖论与其说是一个经济学理论,不如说它揭示了人性的一个侧面:我们的欲望和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无限的。 当技术进步移除了某个“成本”或“不便”的枷锁时,我们的人性就会驱使我们去探索和满足更多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省钱了事”。 对于一个价值投资者而言,理解杰文斯悖论,就是理解了增长的底层密码之一。它教会我们:

下一次,当你看到一项新技术号称能“节省”什么的时候,不妨多想一步:它会不会因为极大地提升了效率,反而开启了一个消耗更多资源的全新时代?而那个时代的王者,或许就隐藏在你的投资组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