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_芒格(Charlie Munger),是享誉全球的传奇投资家、慈善家,也是“股神”沃伦_巴菲特(Warren Buffett)长达半个世纪的亲密商业伙伴兼智慧导师。他长期担任伯克希尔_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的副董事长,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幽默感为世人所称道。芒格对价值投资的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拓展和升华,主张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优秀的公司,而非以极低的价格购买平庸的公司。他强调多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并将多元思维模型、能力圈和护城河等概念融入投资决策,形成了其独特的“普世智慧”投资哲学。他的智慧不仅帮助伯克希尔哈撒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指引。
查理·芒格于1924年出生于美国奥马哈,与沃伦·巴菲特是同乡。他曾就读密歇根大学,并在二战期间服役于美国陆军航空队。战后,他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深造,毕业后成为一名成功的律师。1959年,芒格通过朋友介绍与巴菲特相识,两人一见如故,发现彼此在投资理念上高度契合。1978年,芒格正式加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担任副董事长。在他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合作中,芒格不仅是巴菲特的得力助手,更是其思想的重要启发者和纠偏者。他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帮助巴菲特将投资重心从传统的“捡便宜”转向了“买好生意”,深刻影响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策略。
查理·芒格的投资哲学并非一套死板的公式,而是一种基于普世智慧的综合性思考框架。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理解人性、注重质量、拓宽视野。
传统价值投资的奠基人本杰明·格雷厄姆强调“烟蒂”式投资,即寻找那些价格远低于其内在价值,即使是平庸甚至糟糕的公司,只要便宜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买入。而芒格则对此进行了批判性修正。他认为,与其花大量时间去寻找那些“价格便宜量又足,但只剩下一口烟”的“烟蒂”公司,不如把精力集中在寻找那些拥有强大竞争优势、能持续创造价值的“好生意”。他常说:“以一般的价格买入一家杰出的公司,远比以杰出的价格买入一家一般的公司要好。”这一理念的转变,是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策略成功的关键之一,使其从过去的“捡破烂”转变为投资如可口可乐、美国运通等伟大公司。
芒格最著名的投资智慧之一,便是倡导建立和运用多元思维模型。他认为,仅仅掌握金融知识不足以在投资中取得成功,投资者需要从历史学、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中汲取智慧,形成一个跨学科的认知框架,以此来理解世界运行的复杂性,提高决策的准确性。例如,他深研人类误判心理学,揭示了人们在认知、情感和决策过程中常犯的25种心理错误,如奖励和惩罚超级反应倾向、喜欢/热爱倾向、厌恶/憎恨倾向等。理解这些心理偏误,有助于投资者避免情绪化交易,做出更理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