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500,英文全称为 Standard & Poor's 500 Index,通常简写为 S&P 500。它更为正式的中文名是标准普尔500指数。 把它想象成美国股市的“国家队”或“明星联队”。这个指数 (Index) 精心挑选了500家在美国大型交易所上市的、最具代表性的公司股票。它就像一个超级购物篮,里面装的不是鸡蛋和牛奶,而是苹果(Apple)、微软(Microsoft)、亚马逊(Amazon)等巨头企业的股票。因此,标普500指数的涨跌,被广泛认为是衡量美国大盘股市场表现乃至整体经济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对于投资者来说,它既是一个重要的业绩比较基准,也是一个可以直接投资的“资产包”。
并非随便哪500家公司都能入选。标普500的“选拔委员会”(即标准普尔公司)有一套严格的标准,主要包括:
标普500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市值加权”。这个概念很简单:公司市值越大,它在指数中的“话语权”就越重,对指数涨跌的影响也就越大。 打个比方,如果把标普500看作一艘大船,那么苹果、微软这样市值数万亿美元的“大胖子”在船上的任何一个轻微晃动,都会比那些市值“只有”几百亿美元的“小个子”所造成的影响大得多。这与著名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按股价高低来决定权重的“价格加权法”截然不同,因此许多人认为市值加权能更真实地反映市场的实际结构。
几乎所有的专业基金经理,尤其是那些进行主动投资 (Active Investing)的,都将标普500指数视为必须战胜的对手。如果一位基金经理辛辛苦苦一整年,其回报率还不如标普500指数,投资者就要打个问号了。同样,对于我们普通价值投资 (Value Investing)者,它可以作为一面镜子:我精心挑选的股票组合,长期来看跑赢这个“市场平均分”了吗?
想分享美国顶尖公司的成长红利,但又没时间或能力去逐一研究分析?投资标普500指数基金就是最佳捷径。通过购买一个追踪标普500的指数基金 (Index Fund)或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你相当于用一笔钱,同时买入了这500家公司的股票。
股神沃伦·巴菲特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推荐普通投资者长期定投S&P 500指数基金,认为这是最省心、也最可能获得成功的投资方式之一。
对于遵循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而言,标普500不仅是一个投资工具,更是一位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