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多德村的超级投资者们 (The Superinvestors of Graham-and-Doddsville) 这一词条,并非指一个真实的地理位置,而是源于沃伦·巴菲特在1984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它特指一群投资业绩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的杰出投资者,他们虽然在投资风格、个性和策略上各不相同,但其思想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同一套投资哲学——由“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所倡导的价值投资体系。巴菲特借用这个“虚拟村庄”的概念,以无可辩驳的真实案例,向学术界流行的有效市场假说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证明通过理性的分析框架和严谨的投资纪律,长期战胜市场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复制的。
这个词条的故事,始于一场在投资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演讲。1984年,为了纪念《证券分析》这本投资圣经出版50周年,沃伦·巴菲特回到了他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面对一群满腹经纶的教授和学生,他没有大谈特谈自己如何赚钱,而是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思想实验”。 当时的学术界,有效市场假说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 正大行其道。该假说通俗地讲,就是认为股票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已知的信息,因此任何人都无法通过分析和选股来持续地“打败市场”。任何看似超越市场的表现,都不过是统计学上的偶然,就像一场全国性的抛硬币大赛,总会有那么几个人能连续猜对很多次,但这纯粹是运气好。 巴菲特巧妙地回应了这一观点。他问道:“如果这场全国抛硬币大赛结束后,我们发现,最终胜出的40位冠军里,有20位都来自同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村庄——奥马哈,那会怎么样?” 这时,你还会认为这纯粹是巧合吗?显然不会。你一定会去那个村庄一探究竟,看看他们是不是有什么独特的训练方法,或者吃了什么特别的早餐。 巴菲特说,投资界就存在这样一个“村庄”,他将其命名为“格雷厄姆-多德村”。村里的居民,就是那些师从格雷厄姆和多德,或者深受其思想影响的投资者们。他们虽然各自独立决策,互不通气,却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都取得了远超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惊人回报。这绝非运气,而是他们共同遵循了一套强大而理性的投资框架。
巴菲特在他的文章中列举了数位“村民”的真实业绩,他们就像是投资星空中的璀璨群星,共同照亮了价值投资的道路。
施洛斯是格雷厄姆最纯粹的信徒之一,他被称为“雪茄烟蒂”投资的典范。他的策略极其简单:寻找那些价格远低于其营运资本或清算价值的公司股票,也就是别人丢弃的、但还能免费吸上最后一口的“雪茄烟蒂”。他从不与公司管理层交流,也很少做复杂的行业分析,他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公司的财务报表,他只相信公开的、冷冰冰的数字。
纳普与他的合伙人共同管理着Tweedy, Browne公司,这家公司是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经纪商。他们同样是深度价值的践行者,专注于购买那些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公司。他们的投资方法论几乎就是《证券分析》的实战手册,严格遵循用极低的价格购买有形资产的原则。
作为格雷厄姆最出色的学生,巴菲特无疑是这个村庄里最耀眼的明星。他早期通过巴菲特合伙公司 (Buffett Partnership) 实践的是纯粹的格雷厄姆式投资,寻找价格便宜的“烟蒂股”。但后来,在查理·芒格的影响下,他的投资哲学发生了进化。
当巴菲特在1969年决定解散自己的合伙公司时,他向合伙人们推荐了一位基金经理来管理他们的资产——他就是比尔·鲁安。鲁安随后创立了著名的红杉基金 (Sequoia Fund),以回报巴菲特的信任。他的风格是集中投资于少数几家他深入了解并长期看好的优质企业,其业绩同样卓越非凡。
虽然芒格并非格雷厄姆的直系学生,但他通过巴菲特深度吸收了价值投资的精髓,并反过来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这一体系。他为格雷厄姆的量化分析框架,注入了关于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和人类心理偏误的深刻洞见。可以说,没有芒格,就没有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巴菲特。 这些超级投资者,加上巴菲特提到的里克·格林 (Rick Guerin)、斯坦·珀尔米特 (Stan Perlmeter)等人,他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他们证明了,价值投资不是一种单一的技巧,而是一个可以灵活应用的普适性哲学框架。
这些超级投资者们成功的秘诀,并非某个神秘的选股公式,而是他们共同信奉并严格遵守的几条核心投资法则。这些法则,至今仍是普通投资者最宝贵的行动指南。
这是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提出的最经典的比喻。他让我们把市场想象成一个情绪极不稳定的合伙人,名叫“市场先生”。
安全边际是价值投资的基石,也是保护投资者免受重大损失的终极武器。
这是价值投资者与投机者最根本的区别。
“格雷厄姆-多德村”的故事,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而言,不仅仅是一段引人入胜的投资史,更是一座指引方向的灯塔。它告诉我们:
超级投资者们的风格各异:施洛斯是广撒网的“捡烟蒂”派,鲁安是精选优质股的“集中火力”派,巴菲特则完成了从前者到后者的进化。这说明价值投资是一个宽广的框架,而非狭隘的教条。普通投资者应该在理解其核心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性格、知识圈和风险承受能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这些大师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他们没有跟风逐流。当市场狂热时,他们保持冷静;当市场恐慌时,他们看到了机会。真正的投资收益,往往来自于与市场共识相反的独立思考和逆向操作。这意味着你需要做自己的功课,建立自己的判断体系,而不是听信所谓的“市场专家”或小道消息。
超级投资者们的惊人回报,是在几十年而非几个月的时间维度上实现的。价值投资常常会在短期内跑输市场,甚至显得“过时”。但只要坚持正确的原则,专注于企业的内在价值,时间最终会成为价值投资最好的朋友。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要克服追求短期暴富的诱惑,给予你的投资组合足够的时间去成长。
这个村庄的居民,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起点——格雷厄姆和多德的智慧。这再次证明,成功的投资始于正确的教育和持续的学习。对于渴望在投资领域有所作为的普通人来说,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静下心来,阅读《聪明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等经典著作,系统地学习和理解价值投资的哲学。知识的积累,本身就是对自己投资本金最强大的保护。 最终,“格雷厄姆-多德村的超级投资者们”这个词条告诉我们,投资世界的成功并非遥不可及的魔法,它建立在一套简单、普适且经过时间检验的理性原则之上。只要我们愿意追随这些大师的脚步,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坚守纪律,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自己的投资之路上,取得属于自己的、理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