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多德村的超级投资者”(The Superinvestors of Graham-and-Doddsville)这一概念,源自沃伦·巴菲特在1984年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发表的一篇著名演讲。它并非指一个真实的村庄,而是一个比喻,用以指代一群师从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与戴维·多德,并长期取得远超市场平均水平投资回报的杰出投资者。巴菲特通过列举这群投资者的惊人业绩,雄辩地证明了价值投资理念的有效性,并对当时学术界主流的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篇演讲后来被整理成文,成为了价值投资领域的经典文献。
想象一下,一场全国性的抛硬币大赛,成千上万的人参与,每天抛一次,猜错的人出局。经过20天,按概率计算,应该只剩下几十个幸运儿。但如果这几十个幸运儿中,有40%都来自同一个小镇,比如奥马哈,你会作何感想?你还会认为这纯粹是巧合吗?显然,你会开始研究那个小镇的水土、饮食或者训练方法,看看他们是不是掌握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诀。 这就是巴菲特在1984年演讲中使用的精彩比喻。当时,为了纪念其导师格雷厄姆和多德合著的投资圣经《证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出版50周年,巴菲特回到了母校哥伦比亚大学。他所面对的,是一个被“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笼罩的学术界。该假说认为,市场是有效的,所有信息都已经反映在股价中,因此任何人都无法通过分析来持续地战胜市场,任何超额收益都只是运气好罢了。 巴菲特对此不以为然。他用“格雷厄姆-多德村”这个生动的比喻,将一群共享相同投资哲学——即价值投资——并取得了非凡成功的投资者集结起来。他们都来自同一个“思想之村”,这个村的奠基人就是格雷厄姆和多德。巴菲特指出,如果这群人的成功只是随机运气,那么他们的“出生地”不应如此集中。他们的集体成功,恰恰说明他们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武功秘籍”,这套秘籍就是价值投资。这篇演讲如同一篇檄文,向纯粹的“市场有效论”发起了冲击,也为普通投资者点亮了一盏明灯。
巴菲特在演讲中列举了好几位“村民”的真实业绩,他们风格各异,但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长期回报。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名人堂”里的几位代表人物。
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巴菲特本人就是“村里”最耀眼的明星。他早年运营自己的投资合伙公司,后来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创造了人类投资史上的奇迹。巴菲特的风格并非一成不变,他早期深受格雷厄姆影响,热衷于寻找价格远低于其清算价值的“烟蒂股”——就像捡起别人扔掉的、但还能免费吸上一口的雪茄烟蒂。后来,在老搭档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的影响下,他的投资理念进化为“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伟大的公司”,更加看重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也就是护城河(Moat)。
施洛斯是格雷厄姆最忠实的信徒之一,他的方法堪称“价值投资原教旨主义”。他几乎从不与上市公司管理层交流,也不去深入研究行业前景。他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种公司的财务报告,他的工作就是埋首其中,寻找那些股价远低于其账面价值(Book Value)的便宜货。他会极度分散地买入上百只这样的股票,然后耐心等待市场“发现”它们的价值。这种看似“笨拙”的方法,却让他在长达47年的投资生涯中,取得了年化近16%的卓越回报,远超市场指数。
纳普与埃德·安德森共同管理的Tweedy, Browne公司,同样是格雷厄姆投资哲学的坚定执行者。他们的策略与施洛斯类似,专注于以深度折扣价买入公司股票,坚信“价格是价值的仆人”。他们是典型的“捡便宜货”的专家,通过广泛撒网和严格的纪律,获得了长期稳定的超额回报。
鲁安是红杉基金(Sequoia Fund)的创始人。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当1969年巴菲特决定解散自己的合伙公司时,他向自己的客户们推荐了鲁安。这足以证明鲁安在巴菲特心中的地位。与施洛斯不同,鲁安的投资组合要集中得多,他会深入研究少数几家他认为非常优秀且价格合理的公司,并长期持有。这代表了价值投资阵营内部的另一种风格:集中投资于高质量企业。
尽管芒格并非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亲授弟子,但巴菲特依然将他视为“格雷厄姆-多德村”的核心成员。芒格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副主席,也是巴菲特的“幕后军师”。他极大地拓展了价值投资的内涵,强调理解商业模式的本质、评估管理层的品质以及构建“多元思维模型”的重要性。正是他那句名言——“用一般的价格买一家非凡的公司,要比用非凡的价格买一家一般的公司好得多”——推动了巴菲特的伟大进化。 这些“超级投资者”的投资方法各有侧重,有的像施洛斯那样广泛撒网,有的像鲁安那样精挑细选,有的像巴菲特那样与时俱进。但他们的成功,都源于同一个思想内核。
那么,这群“村民”共同遵循的“武功秘籍”究竟是什么呢?巴菲特将其归结为格雷厄姆教导的两个核心理念和一系列由此衍生的行为准则。
尽管风格各异,但超级投资者们在行为和思维上都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格雷厄姆-多德村”的故事,不仅仅是投资界的传奇,更是给每一位普通投资者带来希望和指导的现实教材。
归根结底,“格雷厄姆-多德村的超级投资者”的故事告诉我们,投资的世界里没有免费的午餐,但确实存在一份可以被遵循的、通往成功的地图。这份地图的名字,就叫“价值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