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损委托 (Stop-Loss Order),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预先设置的、用于“停止损失”的交易指令。当投资者持有的某项资产价格下跌到预设的“止损价”时,该委托就会被自动触发,并转化为一个市价委托 (Market Order) 来卖出该资产,从而将损失控制在投资者可接受的范围内。把它想象成投资世界里的“自动弹射座椅”:当飞机(你的持股)出现危险的下坠迹象时,它会自动将你弹射出去,避免机毁人亡的最坏情况。虽然你可能因此错过飞机后来被修复并重新拉升的机会,但它首要确保的是你的生存。
止损委托的机制非常简单直接,但其中的一个细节至关重要。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你以每股100元的价格买入了“梦想无限公司”的股票。你对它充满信心,但也明白投资总有风险。你决定,这笔投资最多只能亏损10%。
你登录交易软件,为这笔持仓设置了一个止损委托,止损触发价为90元(100元 x (1 - 10%))。
几天后,市场出现恐慌情绪,“梦想无限公司”的股价开始下跌。当股价触及或跌破90元时,你的止损委托就被触发了。
一旦触发,你的券商系统会立即向交易所发出一个市价委托,要求以当时市场上能成交的最优价格卖出你的股票。 关键点: 触发价不等于成交价。止损委托被触发后,它变成了一个“不问价格,尽快卖出”的市价委托。如果市场正在急速下跌,你的最终成交价可能会低于90元,比如89.5元甚至更低。这种成交价与预期价格之间的差异,就是所谓的滑点 (Slippage)。
对于真正的价值投资 (Value Investing) 信徒来说,止损委托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以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一家优秀公司的股票”。当股价下跌时,如果公司的基本面 (Fundamentals) 没有变坏,反而意味着这只股票变得更“便宜”了,拥有了更大的安全边际 (Margin of Safety),应该是一个考虑加仓而不是卖出的时机。从这个角度看,基于价格波动而自动卖出的止损委托,完全违背了价值投资的理念。传奇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就从不使用止损委托。 那么,价值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止损呢?
当然,没有绝对的规则。即便 একজন价值投资者,在处理自己认知范围之外的投机性仓位时,也可能会使用止损委托作为一种纯粹的资金保护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