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 = 总座位数 x 总飞行公里数
举个例子:一架拥有200个座位的飞机,执飞一条1,000公里的航线,那么单次飞行的ASK就是 200个座位 x 1,000公里 = 200,000。如果这架飞机一天飞两次,那么当天的ASK就是400,000。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等使用英制单位的国家,这个指标被称为“每座位英里成本”(Cost per Available Seat Mile, CASM),概念完全相同,只是距离单位不同。
===== 为什么CASK对投资者至关重要 =====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CASK不是一个孤立的数字,而是一面多棱镜,能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一家航空公司的投资价值。
==== 衡量运营效率的“标尺” ====
CASK是衡量航空公司成本控制能力最公平的“标尺”。一家航空公司总成本高,不一定代表它效率低下,可能仅仅是因为它规模大。但CASK剔除了规模效应,让不同体量的公司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一家持续保持较低CASK的公司,通常意味着它在机队管理、人员效率、燃油对冲等方面做得更出色。
==== 解读盈利能力的关键密码 ====
航空公司的利润本质上是“收入”与“成本”的赛跑。CASK代表了成本端,而收入端对应的指标是每座位公里收入 (Revenue per Available Seat Kilometer, RASK)。
* 如果 RASK > CASK
,意味着每提供一个座位飞一公里,公司是赚钱的。
* 这个差额(RASK - CASK)就是航空公司的单位利润。
因此,一个拥有低CASK的航空公司,如同一个天生“成本”更低的选手,它既可以选择用更低票价吸引乘客,抢占市场份额,也可以在相同票价下,享受比对手更丰厚的利润空间。
==== 识别商业模式的“透视镜” ====
CASK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航空公司的商业模式和战略定位。
* 廉价航空公司 (Low-Cost Carrier, LCC):
它们的生存之本就是追求极致的低CASK。策略包括:统一机型以降低维修和培训成本、飞往收费更低的二线机场、提高飞机日利用率、不提供免费餐食等“非必要”服务。
* 全服务航空公司 (Full-Service Carrier, FSC):
它们提供更舒适的座椅、商务舱/头等舱、机上娱乐和精致餐饮,这些都推高了CASK。它们的策略是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来吸引愿意支付更高票价的客户,从而实现更高的RASK,以覆盖其较高的成本。
通过CASK,投资者可以判断一家公司的行为是否与其宣称的战略一致,从而评估其战略的有效性。
===== 投资启示:如何“驾驶”CASK进行分析 =====
掌握了CASK,不等于就能在航空股投资中稳操胜券。你需要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结合仪表盘上的其他数据,做出综合判断。
* 别只看绝对值,要看趋势
一家公司当前的CASK高低固然重要,但其变化趋势更能说明问题。连续几个季度或几年,CASK呈现下降趋势,是管理改善、效率提升的积极信号。反之,若CASK持续攀升(在排除油价影响后),则可能是公司成本失控的警报。
* 剔除燃油成本,看得更清
航油价格波动剧烈,且基本不受航空公司控制。因此,分析师们更喜欢使用一个“净化版”的指标:扣除燃油的每座位公里成本 (CASK ex-fuel)
。这个指标能更真实地反映管理层在可控成本(如人力、维修、销售费用)上的管理水平。
* 横向对比,认清行业地位
将目标公司的CASK与其最直接的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廉价航空就和廉价航空比,全服务航空就和全服务航空比。如果一家公司能长期保持显著低于同行的CASK,这可能就是其强大护城河的一部分。
* 结合财报,综合判断
CASK绝不能孤立使用。必须结合航空业另一个关键指标——客座率 (Load Factor) 来看。客座率指的是一架飞机上被售出的座位比例。一家公司即使CASK再低,如果飞机上空空如也(客座率低),也无法盈利。因此,理想的投资标的是那些能够同时实现低CASK和高客座率**的公司。同时,还需深入分析其
资产负债表的健康度和
现金流量表 Cash Flow Statement的稳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