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求伯君

求伯君,被誉为“中国第一程序员”,是中国软件产业的先驱和标志性人物。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投资家,而是一位卓越的价值创造者。其传奇经历——从单枪匹马开发WPS Office文字处理系统,到创立并带领金山软件(Kingsoft Corporation)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最终成功上市——为价值投资的信奉者提供了一个从实业角度理解商业本质、企业护城河与长期价值的绝佳范本。他的职业生涯完美诠释了何为“投资于卓越的企业和企业家”,其故事中蕴含的关于专注、坚韧、创新和商业洞察的智慧,对任何希望穿越周期、获得长期回报的投资者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中国第一程序员”的传奇

求伯君的传奇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一个个人电脑在中国尚属“奢侈品”的时代。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个人奋斗史,更是中国本土软件产业从零到一的缩影。

单枪匹马的英雄时代

1988年,在深圳的一间小屋里,24岁的求伯君凭借一台386电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几乎不眠不休地敲下了十几万行代码,独自一人完成了WPS 1.0的开发。这个故事至今仍被中国程序员群体奉为神话。 从投资角度看,WPS的诞生揭示了价值创造的第一个核心要素:解决真实而强烈的用户需求。 在那个年代,中国用户迫切需要一款符合中文使用习惯的文字处理软件,而WPS的出现精准地填补了市场空白。它简洁的界面、强大的功能以及对汉字处理的深刻理解,迅速赢得了用户的青睐,几乎成为当时电脑的“标配”。这为金山软件积累了第一笔,也是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品牌认知和用户信任。对于投资者而言,一个能够创造出让用户“离不开”的产品的公司,往往已经具备了构筑宽阔护城河的潜力。

对抗巨头的“民族软件”旗手

然而,商业世界从不是田园牧歌。进入90年代,软件巨头微软(Microsoft)携其强大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捆绑的Office办公套件大举进入中国市场。面对这场“降维打击”,基于DOS环境的WPS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这场著名的“WPS大战Office”是中国IT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企业竞争优势动态演变的经典案例。

WPS的故事告诉我们,护城河并非一成不变的静态存在,它需要企业不断地维护、加深和拓宽。在快速变化的技术行业尤其如此。

从程序员到企业家的蜕变

从一个纯粹的技术极客,到一家上市公司的掌舵人,求伯君的身份转变,也是金山软件从单一产品公司走向多元化集团的成长之路。

金山的创立与上市之路

1989年,求伯君加入香港金山公司,并随后在北京创立了金山软件。在他的领导以及后来黄金搭档雷军的辅佐下,金山开始了漫长的探索。

“技术理想主义”的商业实践

求伯君身上有一种浓厚的“技术理想主义”色彩,他始终将做出优秀的产品放在首位。这种理念深深地烙印在了金山的企业文化之中。

投资启示:从求伯君身上学什么?

求伯君的职业生涯并非一本投资教科书,但他作为价值创造者的实践,却处处闪耀着与价值投资理念相通的智慧之光。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从他的故事中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点宝贵的启示。

寻找“价值创造者”,而不仅仅是“价值发现者”

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早期价值投资思想,侧重于寻找价格低于其清算价值的“烟蒂股”,这是一种“价值发现”的策略。而巴菲特则将其升华,更倾向于“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伟大的公司”,这本质上是投资于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求伯君正是典型的价值创造者。他从无到有地创造了WPS,满足了亿万用户的需求;他创立了金山,孵化了多个成功的业务,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投资这样的企业家所领导的公司,我们分享的是企业持续成长带来的红利,而非市场错误定价修复带来的短期收益。因此,在分析一家公司时,不妨多问几个问题:

护城河的动态演变:WPS的启示

WPS与Office长达二十多年的竞争,是理解护城河动态演变的活教材。最初,WPS凭借对中文环境的深刻理解构建了护城河;随后,微软利用操作系统捆绑和技术代际优势几乎将其摧毁;而今天,WPS通过拥抱移动互联网、云服务和“免费+增值”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市场实现了“王者归来”,再次构建了新的护城河。 这个过程给投资者的教训是:

“好人”与“好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求伯君为人低调、谦和、重情义,在业内有口皆碑。这种创始人的人格特质,往往会投射到企业文化上,形成公司的“性格”。金山内部长期以来都有一种浓厚的工程师文化和“好人文化”。 这并非无关紧要的“软指标”。一个诚实、正直、善待员工和客户的企业文化,往往能够:

  1. 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 优秀的人才更愿意为值得尊敬的公司长期服务。
  2. 降低代理成本: 当管理层与股东利益一致,且以诚信为本时,投资者面临的“内部人”风险会大大降低。
  3. 建立长期信任: 无论是对客户、合作伙伴还是投资者,信任都是最宝贵的资产,能够帮助公司在顺境中走得更快,在逆境中走得更稳。

巴菲特曾说,他只和自己喜欢和信任的人合作。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虽然无法直接与管理层接触,但通过公开信息、媒体报道和产品体验,依然可以对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做出大致判断。远离那些品行不端、漠视规则的公司,是保护自己投资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转身天使投资:从创造者到赋能者

在淡出金山的日常管理后,求伯君转向了天使投资领域。凭借其深厚的技术背景和行业经验,他能够更敏锐地识别出早期科技企业的潜力。这其实是他价值创造生涯的延续,只是方式从“自己做”变成了“帮助别人做”。 这也印证了“能力圈”(Circle of Competence)这一核心投资原则。伟大的企业家往往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也能成为优秀的投资者,因为他们对行业规律、技术趋势和商业本质有着超乎常人的深刻理解。对于普通投资者,这也提醒我们要坚守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投资,不熟不做,这是提高投资胜率的根本。 总结而言,求伯君的传奇人生,为我们描绘了一位理想的投资标的——一家由充满激情和理想主义的“价值创造者”领导,拥有能够动态进化的强大护城河,并秉持着诚信、正直企业文化的公司。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的任务,正是要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找到下一个“求伯君”和他的“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