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海外投资

海外投资 (Overseas Investment),简单来说,就是把你的钱投到国门之外的资产上。这就像一个美食家,不只满足于品尝本国菜肴,而是放眼全球,去寻找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些“佳肴”就是境外的股票债券、房产或其他类型的资产。进行海外投资,意味着你不再将所有的风险分散和增长希望都寄托于单一的国内经济体,而是将投资的版图扩展到全球范围。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这并非简单的“崇洋媚外”,而是基于一个朴素的道理:伟大的公司和便宜的价格,可能出现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我们的目标,就是以理性的姿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那些被低估的珍宝。

为何要放眼全球?

将投资组合国际化,对于一个理智的投资者来说,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做题。其背后的逻辑坚实而清晰。

鸡蛋别放一个篮子里,国家也一样

这是风险分散最经典的诠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周期、产业结构和市场情绪往往并不同步。当本国股市萎靡不振时,其他国家的市场可能正在蓬勃发展。

寻找全球的“增长引擎”

世界是多元的,增长的机会也分布在不同地区。

对冲本国货币风险

持有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是抵御本国货币贬值风险的天然工具。这就是所谓的汇率风险对冲。如果本国货币走弱,你的海外资产在换算成本币时就会变得更值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你的购买力。

价值投资者的全球寻宝图

价值投资的智慧是跨越国界的。当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沃伦·巴菲特谈论原则时,他们并未给这些原则设定国籍。

“便宜”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价值投资的核心——以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优质资产——在全球任何市场都适用。无论是分析一家美国科技巨头,还是一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寻找坚固的护城河、优秀的管理层和充裕的安全边际,这些基本功课都是一样的。好公司的标准是普世的,好价格的机会也是全球性的。

扩展你的能力圈,但不要“出圈”

巴菲特反复强调投资要坚守能力圈。当你走向海外时,这个圈子需要被谨慎地、有意识地扩大,而不是盲目地跳出。

全球化的“市场先生”

格雷厄姆笔下的市场先生(Mr. Market)是一位情绪化的生意伙伴,他每天都会报出不同的价格,时而亢奋,时而消沉。这位先生如今也学会了“全球化”,他的情绪会受到全球新闻、地缘政治风险和宏观数据的影响,从而在全球各个市场制造出更多的非理性波动。这恰恰为冷静的价值投资者提供了绝佳的买入时机——在别人因恐慌而抛售时,冷静地捡起那些被错杀的优质资产

海外掘金的“拦路虎”

海外投资虽然前景诱人,但也并非一路坦途。认识并管理好这些挑战,是成功出海的前提。

普通人的出海三步法

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直接“驾船出海”去挑选个股难度较大,不妨从更简单、稳妥的方式开始。

  1. 第一步:坐上“巨人的肩膀”——基金和ETF

对于初学者而言,最简单高效的方式莫过于投资那些专注于全球或特定海外区域的共同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例如,投资一只追踪美国标普500指数的ETF,你就等于一键买入了500家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公司。这种方式能让你以很低的成本实现高度的多元化,并省去了自己研究个股的麻烦。

  1. 第二步:投资“跨国部队”——全球化公司

一种间接的海外投资方式是,购买本国那些业务遍布全球的跨国巨头。这些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很大一部分来自海外,其股价表现已经内含了全球经济的脉动。

  1. 第三步:自主“驾船出海”——直接投资个股

这适合经验更丰富、愿意投入大量时间研究的投资者。 你需要开设一个支持国际股票交易的证券账户,然后像在本土市场一样,深入研究目标公司的基本面,耐心等待好价格的出现。记住,更多的选择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