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清偿

清偿(Liquidation),在投资领域,通常特指公司清偿,这是一个公司“关门大吉”并“变卖家产”以偿还所有债务的最终程序。当一家公司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无论是自愿解散还是被迫破产,它都需要将所有资产变现,然后按照法定的先后顺序,依次支付给债权人、员工和股东。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理解清偿就像是为最坏的情况做打算。它不仅揭示了一家公司真正的家底有多厚,也直接关系到当暴风雨来临时,我们投入的钱还能剩下多少。

什么是清偿?一个故事说清楚

想象一下,你家小区门口那家开了很久的“老王烧烤店”要关门了。老王决定不干了,这个过程就类似于公司的清偿。 他需要:

如果卖掉所有家当的钱还不够还债,那供应商和小李就只能自认倒霉了。这个简单的故事,就是公司清偿的核心逻辑:清点家产,还清债务,剩余的再分给老板。

清偿顺序:谁先领钱?

在真实的公司清偿中,谁先拿钱,谁后拿钱,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这个顺序被称为“清偿顺序”(Liquidation Preference)。这就像一场散伙饭,座位有贵宾席、普通座和末班车之分,顺序错不了。

债务人的“贵宾席”

这部分人拥有最优先的求偿权,公司变卖资产的钱会先到他们手里。

债务人的“普通座”

贵宾席的客人都满意后,才轮到普通座的债权人。

股东的“末班车”

很遗憾,作为公司的所有者,股东们只能坐末班车,是最后一个领钱的,而且常常会面临“车已开走,人还未到”的窘境。

价值投资者的清偿启示

了解清偿,不是为了盼着公司倒闭,而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投资的风险与价值。

安全边际的终极考验

价值投资的鼻祖格雷厄姆非常看重公司的清算价值,也就是把公司所有资产卖掉能换回的钱,减去所有负债后剩下的价值。如果一家公司的市值比它的清算价值还低,那就意味着拥有了极高的安全边际。这相当于你用八折的价格买了一张可能足额兑付的“饭票”,即便餐厅最后关门散伙,你拿到的钱也可能比你付出的多。

读懂资产负债表

清算价值的核心信息藏在资产负债表里。作为投资者,你需要像侦探一样审视它:

“烟蒂股”投资的逻辑

巴菲特早年深受格雷厄姆影响,曾热衷于投资“烟蒂股”(Cigar Butt Investing)。他将其比作在地上捡起一个别人丢掉的烟蒂,虽然看起来很烂,但还能美美地吸上一口。 这些“烟蒂股”公司,通常是那些业务不佳、被市场嫌弃,但其股价已经跌到远低于其清算价值的公司。投资它,就相当于赌公司会被清算或收购,从而释放其内在的清算价值。这是一种基于“最坏打算”的投资策略,虽然不那么光鲜,但却是对公司内在价值最极致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