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甲组

甲组是香港新股认购市场中的一个独特分组机制。在首次公开募股(IPO)时,上市公司会将其股份的一部分拿出来作公开发售,供普通投资者认购。为了平衡大小资金投资者的机会,这部分公开发售会被巧妙地分为两组:认购总金额在500万港元及以下的投资者,会被自动划入“甲组”;而认购总金额超过500万港元的“大户”们,则会进入“乙组”。这个设计的核心思想是给予小额投资者更多的中签机会,甲组在分配股份时,通常会优先保证“一人一手”(即每个申请者至少分到一手股票),力求让更多的人能分享到新股上市的喜悦。

甲组与乙组:一场精心设计的游戏

甲组和乙组的划分,是港股打新(参与新股认购)规则的精髓所在,它像一场精心设计的游戏,力图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平衡。

把甲组想象成一个“阳光普照奖”的大奖池。由于有“一人一手”的优先分配原则,即便只用少量资金认购一手,也有机会中签。这极大地鼓励了散户的参与热情。对于热门的IPO,甲组的中签率虽然可能不高,但其设计初衷就是为了让中签机会尽可能广泛地分布在更多申购者身上。

乙组则是为资金雄厚的投资者准备的专属区域。进入乙组的门槛是超过500万港元的认购额。在乙组里,分配逻辑更为简单粗暴:投入的资金越多,分到的股票也越多,中签的确定性也更高。很多乙组投资者会通过孖展(Margin Financing)借入大笔资金,以求获得更多的新股配额。 与公开发售相对应的,是国际配售部分,这部分股票主要配售给机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普通散户一般无法参与。

甲组投资者的策略与智慧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甲组这个池子里“捕鱼”。因此,了解并善用甲组的规则,能有效提升我们的“渔获”。

为什么要做“一手党”?

所谓“一手党”,就是每次只申购一手新股的投资者。在许多非常热门的IPO中,由于申购人数众多,为了实现“人人有份”的目标,往往会优先保证一人一手的分配。在这种情况下,申购一手的中签率可能是最高的。例如,申购100手的中签率可能是10%,但申购1手的中签率却可能是20%。因此,将资金分散到多个账户(见下文),每个账户只申购一手,是提高整体中签概率的经典策略。

“人海战术”的奥秘

基于“一手党”的逻辑,“人海战术”应运而生。这指的是发动家人、亲戚、朋友,用各自的身份开设多个证券账户,每个账户都去申购一手。这样一来,虽然单个账户的资金投入极少,但总体的中签概率却因账户数量的增加而大大提升。 重要提示: 实施“人海战术”必须在合规的前提下进行。香港监管机构严禁同一人使用多个账户重复申购同一只新股,一经发现所有申购都会被取消。因此,“人海”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是独立的、真实的身份主体。

甲组也有“顶头槌”

“顶头槌”是乙组的玩法,指申购乙组的最高上限。而在甲组,也有一个类似的概念,俗称“甲尾”,即申购甲组允许的最高金额(略低于500万港元)。当一只新股热度一般,申购人数不多时,“甲尾”策略或许能比“一手党”分到更多股份。但这需要对市场热度有较好的判断,否则可能既牺牲了资金效率,中签率也不理想。

价值投资者的视角:打新还是守正?

参与新股认购(俗称“打新”)本质上是一种短期博弈,这与价值投资强调的长期持有、关注企业内在价值的理念似乎有所不同。那么,价值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打新”呢? 我们认为,不应为了打新而打新。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IPO。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最理想的“打新”,是发现一家质地优秀、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且IPO定价合理的公司。此时,通过甲组策略中签,不仅可能获得短期收益,更重要的是,你获得了一个在早期阶段成为一家伟大公司股东的机会。这才是将短期策略与长期价值完美结合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