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经营性盈利

经营性盈利(Operating Profit),又称“营业利润”,是指企业通过其核心主营业务活动所获得的利润,是衡量一家公司核心业务“赚钱能力”的关键指标。它揭示了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扣除所有与主营业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和费用后,还剩下多少利润。这个指标不包含来自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以及所得税等非核心、非经常性的影响,因此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日常运营效率和盈利质量。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理解并分析经营性盈利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帮助我们穿透复杂的财务报表,直击企业最本质的盈利能力。它就像企业日常辛苦耕耘后结出的果实,没有掺杂任何“旁门左道”的收入,是衡量一家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潜力的核心指标之一。

核心内涵:剥离“干扰项”,聚焦主业

经营性盈利之所以备受关注,就在于它的“纯粹性”。它只关注公司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赚取的利润,排除了那些一次性的、偶然的或与主营业务不直接相关的收支,例如:

通过剥离这些“干扰项”,经营性盈利就像照妖镜,能清晰地展现企业核心业务的真正实力和盈利质量,不让非核心业务的波动蒙蔽了投资者的双眼。

如何计算经营性盈利?

经营性盈利的计算公式通常为: 经营性盈利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研发费用 + 其他收益 - 信用减值损失 - 资产减值损失 简单来说,它就是公司“卖东西赚的钱”(营业收入)减去“做这些东西花的钱”(营业成本)和各种“日常经营要花的钱”(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税金及附加、减值损失),再加上一些与日常经营相关的辅助收入(其他收益)。 想象一下开一家餐厅:

为什么价值投资者特别看重经营性盈利?

1. 揭示企业“真功夫”

2. 洞察经营效率

3. 预测未来表现

经营性盈利的实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