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指数 (Stock Price Index) 又称“股市指数”。 想象一下,你想知道整个股票市场今天表现如何,但市场里有成千上万只股票,一一查看显然不现实。股价指数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而生的。它就像整个股票市场的体温计,通过追踪一组有代表性的股票(即成分股)的价格变化,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来告诉我们市场整体是“发烧”了还是“着凉”了。它将复杂多变的市场动态浓缩成一个直观的指标,不仅是衡量市场表现的标尺,也是被动投资策略(如购买指数基金)的基石。
你可能会以为指数就是把所有股票价格简单加起来求个平均,但事实要有趣得多。指数实际上是一个加权平均数,意思是,并非所有成分股在指数中的“话语权”都一样大。决定话语权大小的方式,也就是加权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这是最主流的加权方式。一家公司的市值(总股本 x 股价)越大,它在指数中的权重就越高,其股价的涨跌对指数的影响也就越大。
这种方式比较“复古”,它根据成分股的股价高低来分配权重。谁的股价高,谁的权重就大,和公司大小无关。
顾名思义,就是给予每只成分股完全相同的权重。
对于信奉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来说,股价指数绝不只是一个跳动的数字。它至少有三重意义,用好了就是我们投资路上的“神兵利器”。
指数是“市场先生”(Mr. Market)情绪的晴雨表。当指数在牛市中高歌猛进时,市场先生往往过度乐观;当指数在熊市中跌跌不休时,他又会陷入极度恐慌。一位理性的价值投资者,不会跟着市场先生的情绪跳舞,而是会利用他的情绪波动。当指数高企,市场狂热时,我们应保持警惕,审视资产是否被高估;当指数低迷,遍地哀嚎时,我们反而要睁大眼睛,去寻找那些被错杀的便宜好公司。
传奇投资人约翰·博格尔基于指数创造了指数基金,为普通人提供了一份投资界的“免费午餐”。与其费尽心思去挑选个股并试图战胜市场(一件极其困难的事),不如通过购买ETF或指数基金,以极低的成本持有整个市场的“一篮子”股票,从而获得市场的平均回报。对于绝大多数没有时间或专业能力去深入研究个股的投资者而言,长期定投一个宽基指数基金,是分享经济增长红利最简单、最有效的策略之一。连股神巴菲特也多次推荐普通投资者这样做。
聪明的投资者从不只看指数的点位高低,而是会像分析一家公司一样,去分析指数的“基本面”。这听起来很专业,其实很简单,主要看三个指标:
投资启示: 与其猜测指数明天是涨是跌,不如关注它当前的整体估值。当一个主流指数的整体市盈率、市净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而股息率较高时,往往意味着市场整体处于一个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区间。这正是价值投资“在便宜的价格买入好资产”思想在宏观层面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