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伯维(AbbVie Inc.)是一家全球性的、以研究为基础的生物制药公司。它于2013年从百年药企雅培(Abbott Laboratories)公司中拆分独立而来,继承了其专利药业务。艾伯维最为人熟知的,是其曾经的“宇宙药王”——修美乐(Humira),这款药物曾连续多年蝉联全球药品销售冠军,为公司贡献了巨额利润。然而,也正是因为对修美乐的巨大依赖,使得艾伯维成为了教科书般阐释“专利悬崖”概念的经典案例。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艾伯维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成长史,更是一堂关于企业护城河、管理层战略以及如何利用市场悲观情绪的深度实践课。
要理解艾伯维,我们必须把时钟拨回到2013年。那一年,医药界的百年老店雅培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公司一分为二。
当时的雅培业务庞杂,既有医疗设备、诊断产品、营养品(如奶粉)这类相对稳定的业务,也有高风险、高回报的专利药研发业务。这两类业务的商业模式、风险特征和增长前景截然不同。前者如同稳健的“现金牛”,后者则更像需要不断投入巨资去“探险”的宝藏猎人。 为了让资本市场更清晰地评估各自的价值,也为了让管理层更专注于自身领域,雅培决定“分家”。它将稳定的医疗器械和营养品等业务保留在雅培公司,而将充满想象空间但同样也充满不确定性的专利药业务打包,成立了一家新公司——艾伯维。 这个新“出生”的艾伯维,虽然名字听上去陌生,但它手中握着雅培最值钱的“金蛋”——修美乐。可以说,艾伯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它的起点就是许多制药公司梦寐以求的终点。
修美乐是一款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生物制剂。凭借其卓越的疗效和不断拓展的适应症,修美乐的销售额一路高歌猛进,如同开了挂的印钞机。 从2012年开始,它就登顶全球药品销售额榜首,并在此后多年里牢牢占据“药王”宝座。在巅峰时期,修美乐一年的销售额可以超过200亿美元,占据了艾伯维总收入的半壁江山。这给艾伯维带来了惊人的利润和充沛的自由现金流,也让它迅速成为华尔街的宠儿,并凭借持续增长的股息加入了“股息贵族”的行列。 然而,巨大的成功背后,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当一家公司的命运与一款产品如此深度地捆绑在一起时,一个所有专利药都无法回避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便高悬其上,那就是——专利悬崖。
对于艾伯维的投资者来说,过去十年间,几乎所有的讨论、分析和估值模型,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当修美乐的专利到期后,艾伯维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正是检验一位投资者是随波逐流,还是具备深刻洞察力的“试金石”。
想象一下,你开了一家生意火爆的独家秘方奶茶店,因为只有你掌握配方(专利保护),所以可以定很高的价格,顾客依然络绎不绝。这家店就是你的“现金奶牛”。 但专利总有到期的一天。到期之后,任何人都可以合法地使用你的配方。一夜之间,你店的对面、隔壁、方圆一公里内,冒出了几十家卖着一模一样味道奶茶的店,而且它们的价格只有你的一半。你的顾客大量流失,收入断崖式下跌。这种由专利到期导致的收入断崖,就是“专利悬崖”。 对于制药公司而言,其高昂的利润正是建立在专利保护期的“独家销售权”之上。一旦专利到期,价格低廉的生物类似药(Biosimilar)或仿制药(Generic Drug)就会涌入市场,迅速侵蚀原研药的市场份额。修美乐的美国专利于2023年正式到期,这正是艾伯维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家伟大的公司,其护城河(Moat)绝不仅仅是一纸专利。正如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所言,真正持久的护城河在于品牌、成本优势、网络效应和无形资产(如研发能力)。面对迫在眉睫的专利悬崖,艾伯维管理层打出了一套堪称经典的“组合拳”来加固和拓宽自己的护城河。
2019年,艾伯维宣布斥资630亿美元收购艾尔建(Allergan)。这笔交易在当时震惊了市场,因为它不仅金额巨大,而且让艾伯维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然而,这步棋的战略意义却极为深远。艾尔建旗下最著名的资产,就是家喻户晓的医美产品保妥适(Botox,即肉毒杆菌素)。保妥适同样是一款“现金奶牛”,但它的护城河与传统药品不同:
通过这次收购,艾伯维不仅在修美乐之外找到了一个新的、同样强大的增长引擎,还成功将业务版图从治疗领域拓展到了消费医疗领域,极大地分散了风险。
在外部收购的同时,艾伯维内部的研发从未停止。管理层深知,制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还是体现在其研发管线(R&D Pipeline)的实力上。 在修美乐专利到期的多年前,艾伯维就倾注资源,开发新一代的自身免疫疾病药物。最终,两款重磅产品Skyrizi和Rinvoq不负众望,成功上市。临床数据显示,这两款“后浪”在许多适应症上的疗效甚至优于“前浪”修美乐。 艾伯维的目标非常明确:用这两款新药形成的“王炸组合”,去承接修美乐专利到期后释放出的市场空间。公司预计,到2027年,这两款药物的合计销售额将超过修美乐的历史峰值。这种内部研发的成功,展现了公司强大的科学底蕴和战略眼光。
在积极进行收购和研发的同时,艾伯维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股东。公司利用修美乐带来的丰厚现金流,持续进行:
这种清晰、稳健且对股东友好的资本分配策略,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艾伯维的故事如同一部精彩的商业大片,其中蕴含的投资智慧值得每一位普通投资者细细品味。
艾伯维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一家公司拥有一款像修美乐这样堪称“印钞机”的王牌产品,过度依赖单一产品也是极其危险的。作为投资者,在分析一家公司时,一定要审视其收入结构。如果超过50%的收入来自单一产品或单一客户,就需要敲响警钟,并深入研究这种依赖背后的风险和公司的应对策略。
专利是一条很宽,但有期限的护城河。当时间冲垮这条护城河时,公司是否已经挖好了新的、更持久的护城河?艾伯维通过“收购艾尔建”和“内部研发新药”两条路径,成功地实现了护城河的迭代升级。它的新护城河,由强大的品牌(如保妥适)、持续的创新能力(Skyrizi和Rinvoq)以及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共同构成。投资,就是要寻找那些不断自我进化、主动加固护城河的优秀企业。
面对可预见的危机,是选择躺平还是主动出击,是考验管理层成色的关键。艾伯维的管理层展现了卓越的远见和执行力。他们没有在修美乐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提前十年就开始布局,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战略操作,成功带领公司穿越了最危险的周期。价值投资的核心之一,就是投资于值得信赖的、能力出众的管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