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周期 (Operating Cycle) 这是一家公司从投入1块钱的原材料,到最终把生产出的产品卖掉并收回这1块钱(外加利润)所需要的时间。它衡量的是企业将存货和应收账款这些流动资产转化为现金的速度。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面包师:从买入面粉(投入成本),到烤出面包(形成存货),再到把面包卖给顾客并收到钱(回收现金),整个过程所花的天数就是他的营业周期。这个周期越短,说明面包师的资金周转越快,“回血”能力越强,生意也就越健康。
营业周期是衡量一家公司运营效率的核心指标,它揭示了公司从付出现金到收回现金的完整循环需要多长时间。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理解营业周期,就是掌握了透视公司真实运营能力的一把钥匙。
营业周期的计算很简单,就是两个核心环节时间的相加: 营业周期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也叫存货持有期,指的是公司从买入原材料到卖出最终产品平均需要多少天。简单说,就是货在仓库里平均待了多久。 天数越少,说明产品越畅销,库存管理能力越强。
也叫平均收现期,指的是公司把产品卖出去后,收回客户欠款平均需要多少天。通俗讲,就是“白条”变成真金白银平均需要多久。 天数越少,说明公司对下游客户的话语权越强,回款能力越好,资金被占用的风险也越低。 一个值得注意的相关概念是现金转换周期(Cash Conversion Cycle),它是在营业周期的基础上,减去了公司欠供应商的钱(即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可以拖延的时间。它更能体现公司实际需要垫付资金的时间。
营业周期不仅仅是一个会计数字,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商业信息,是价值投资者判断公司质量的重要依据。
营业周期就像是公司运营的“心率”。一个健康、稳定且强劲的“心率”(短而稳定的营业周期)是公司充满活力的表现。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