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MIXUE Ice Cream & Tea),一家发源于中国河南郑州的连锁茶饮品牌。从表面看,它是一家售卖廉价冰淇淋和柠檬水的街边小店;但从投资的角度看,它是一个现象级的商业案例,通过极致的成本控制、庞大的加盟模式和深度垂直整合的供应链,在中国广袤的下沉市场中建立起一个无与伦比的商业帝国。它不仅仅是一个餐饮品牌,更是一家以品牌为前端、供应链为核心的平台型公司。蜜雪冰城的成功,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本,展示了一家企业如何通过构建深厚的护城河,在看似“低端”的市场中实现惊人的商业价值。
每一个伟大的公司都始于一个不起眼的故事,蜜雪冰城也不例外。它的故事堪称一部草根创业的励志史诗,也暗含着朴素的价值投资智慧。 创始人张红超在1997年从一个刨冰小摊起家,经历了多次失败与摸索。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2006年,一款售价仅为1-2元的火炬冰淇淋横空出世。在当时同类产品普遍售价5-10元的市场中,这款“白菜价”的冰淇淋迅速引爆市场,成为蜜雪冰城的第一个超级大单品。 这个决策背后,体现了价值投资的核心思想之一:提供远超价格的价值。消费者用极低的成本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这种极致的性价比迅速为蜜雪冰城积累了最原始的品牌声誉和客户基础。 随后,蜜雪冰城做出了第二个关键决策:全面开放加盟。但与普通品牌不同,它没有选择收取高昂的加盟费,而是通过为加盟商提供原材料和设备来盈利。这个战略选择,让蜜雪冰城的扩张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门店数量从几百家迅速突破一万家、两万家,缔造了全球门店数量最多的茶饮品牌神话。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蜜雪冰城=便宜好喝。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必须看透现象,直击其商业模式的本质。蜜雪冰城真正的客户,与其说是喝奶茶的你我,不如说是成千上万的加盟商。
蜜雪冰城的核心商业模式,可以被通俗地理解为“加盟商的富士康”。 它自己并不直接运营绝大多数门店,而是通过一套成熟的体系,为加盟商提供“一站式开店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包含了从门店选址、装修设计,到核心原材料、包装物料、机器设备,再到运营培训、营销支持等所有环节。 它的利润主要来源于:
这种模式的精妙之处在于,蜜雪冰城将自己从一个C端(面向消费者)的餐饮企业,转变成了一个B端(面向企业)的供应链巨头。门店是其产品的“展示厅”和“销售终端”,而加盟商则是它庞大生产体系的“客户”和“分销渠道”。这种模式轻资产、易复制,让公司能够将精力聚焦于最核心的环节:品牌建设和供应链管理。
“价格是你支付的,价值是你得到的。” 这是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的名言。蜜雪冰城之所以能持续提供极致性价比的产品,并非单纯依靠“薄利多销”,而是因为它构筑了三道坚不可摧的“护城河”。
这是蜜雪冰城最深、最宽的护城河。大多数茶饮品牌依赖第三方供应商,而蜜雪冰城早在2012年就成立了大咖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实现了核心原料的自产自研。如今,它拥有独立的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生产基地,甚至在原料产地(如越南的柠檬、海南的茶叶)进行布局。 这种垂直整合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正是这种对供应链近乎偏执的投入,形成了强大的规模经济效应。采购量越大,生产成本越低;门店越多,物流效率越高。这种正向循环,让竞争对手极难模仿。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 这首魔性的主题曲,以极低的成本实现了病毒式的传播,成为近年来最成功的营销案例之一。它与头戴王冠、手持冰淇淋权杖的“雪王”IP形象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蜜雪冰城的第二道护城河——无形资产。 这个白白胖胖的雪人形象,不仅拉近了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更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它出现在门店、产品包装、社交媒体和各种衍生品上,不断强化品牌认知度。这种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让消费者在有相关需求时,会下意识地想到蜜雪冰城,这是一种强大的心智占领。
当一个区域内的蜜雪冰城门店足够密集时,就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这就是网络效应。
这三道护城河——极致的成本、强大的品牌、密集的网络——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飞轮,让蜜雪冰城的商业机器高速运转,难以阻挡。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理解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和护城河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评估其未来的成长空间和潜在的风险。
研究蜜雪冰城,可以为我们带来诸多宝贵的投资启示:
即便是看似无懈可击的商业帝国,也并非高枕无忧。投资者需要警惕以下潜在风险:
蜜雪冰城的故事,远比一杯3元的冰淇淋和4元的柠檬水要深刻。它用最朴素的商业逻辑,演绎了价值投资的真谛:以厚道的价格,为最广大的用户,提供最基础、最稳定的价值,并通过构建深邃的护城河来捍卫这种价值,最终实现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下一次,当你看到“雪王”在店门口欢快地跳舞时,不妨多停留片刻。你看到的将不仅仅是一个可爱的吉祥物,更是一个由极致效率、强大品牌和深度供应链共同驱动的商业巨轮。而这,正是投资中最迷人、也最值得探寻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