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溢价 (Size Premium) 这是一种在资本市场上被广泛观察到的现象,指的是从长期来看,小市值公司的股票组合,其平均回报率往往会系统性地高于大市值公司的股票组合。这多出来的部分回报,就像是市场给予投资者的一笔“额外津贴”,用以补偿他们因投资小公司而承担的更高风险。规模溢价是金融学领域最著名的市场异象之一,它挑战了传统理论,即认为风险和回报是简单线性关系的观点,并为价值投资的实践者提供了挖掘超额收益的另一条路径。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小公司能提供更高的回报?难道“小”本身就是一种魔力吗?其实不然,这背后有几个符合投资逻辑的解释:
为了吸引投资者把钱投给这些“风险青年”,市场必须提供一个更高的预期回报作为“精神损失费”和“风险补偿金”。
理解了规模溢价,我们该如何把它应用到自己的投资中呢?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学术界和投资界出现了一些讨论,认为在美国等成熟市场,规模溢价效应自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后,似乎在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一,这个“秘密”被太多人知道后,套利行为使其效应减弱;其二,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的兴起,使得许多最优质的高增长小公司在上市前就已经被“瓜分”完毕,公开市场的投资者很难再分一杯羹。 尽管如此,规模溢价背后的逻辑——承担更高风险应获得更高回报——是永恒的投资法则。对于全球其他新兴市场而言,规模溢价现象依然显著。对投资者来说,关键在于理解其本质,不将其作为一成不变的信条,而是作为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时一个重要的考量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