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贴权息

贴权息(Tiē Quán Xī)指的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在分派现金股息或送股(即“除权除息”)之后,股价下跌,并且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未能回升到除权除息日前的价格水平。这就像你从一个大蛋糕上切走了一小块(分红),结果整个蛋糕不仅没能长回原来的大小,反而因为各种原因继续缩水了。对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虽然拿到了一笔分红,但股票市值的损失却更大,导致总资产出现了实际亏损。贴权息的出现,往往是市场对该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投出的“不信任票”。

贴权息是怎么回事?

要理解贴权息,我们得先搞懂它的“前传”——除权除息。 当一家公司决定给股东分红时,公司的净资产就会相应减少。为了公平地反映这一变化,股票价格需要在分红后的第一个交易日(除权除息日)进行下调。

这个19元就是除息后的价格。接下来,市场的走势将决定这只股票的命运:

贴权息的实质是,投资者虽然左手拿到了1元分红,但右手的股票却亏了2元(从20元跌到18元),里外里还亏了1元。

为什么会发生贴权息?

贴权息通常不是个好兆头,它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问题。常见的“元凶”有以下几位:

价值投资者的视角

对于一名价值投资者来说,股息本身并不是投资决策的核心,公司的长期价值创造能力才是。

投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