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负凸性

负凸性 (Negative Convexity) 是一个听起来有点“数学”的术语,但它描述的投资现象却非常直观。简单来说,它指当市场条件(通常是利率)发生变化时,一项资产的价格呈现出一种“涨得少、跌得多”的不对称特性。想象一下,利率下降1%能让你的资产价格上涨2元,但利率上升1%却会让它下跌3元。这种“不划算”的买卖,就是负凸性在作祟。它主要出现在债券及相关固定收益产品的定价中,是投资者需要特别警惕的一种风险特征,因为它侵蚀了投资的安全边际,与价值投资追求的“低风险、高回报”的理想状态背道而驰。

负凸性是怎么回事?一个“不划算”的特性

要理解负凸性,我们得先聊聊它的“正面教材”——凸性 (Convexity)。 对于普通债券而言,其价格与利率的关系就像一个微笑的弧线。当利率下降时,价格上涨;当利率上升时,价格下跌。但这个变化不是线性的。“凸性”意味着,当利率下降时,价格上涨的幅度大于利率以同样幅度上升时价格下跌的幅度。这就像一个给投资者的“额外奖励”,是一种非常棒的特性。 而负凸性则恰恰相反,它代表了一种“哭丧脸”的弧线关系。

价格变化的“天花板”

负凸性最典型的例子是可赎回债券 (Callable Bond)。这种债券给了发行方(通常是公司或政府)一个权利:在利率下降到某个程度时,他们可以提前“赎回”这只债券,也就是按约定的价格把钱还给你。 这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呢?

你看,这就形成了一个典型的负凸性情景:利率下降时,你的收益被封顶;利率上升时,你的亏损却没有底。这就是“涨得少、跌得多”的来源。类似的资产还包括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MBS),因为利率下降时,房主会倾向于提前还贷(再融资),效果类似于债券被提前赎回。

为什么价值投资者要警惕负凸性?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寻找具有良好风险收益比的资产,用“五毛钱买一块钱的东西”。而负凸性恰恰是价值投资者的天敌,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固有的、不对称的风险

如何在投资中识别和应对负凸性?

作为聪明的投资者,我们不仅要理解负凸性,更要学会在实践中识别并应对它。

识别负凸性资产

应对策略

  1. 主动规避: 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最简单有效的策略就是主动规避具有明显负凸性特征的资产。除非它能提供极具吸引力的补偿(即非常高的票面利率),否则不值得冒险。
  2. 要求风险溢价: 如果你非要投资这类资产,确保你获得的收益率足以补偿你所承担的这种不对称风险。问问自己:“为了这个‘天花板’,我多拿到的这点利息,值吗?”
  3. 拥抱正凸性: 反过来,我们应该积极寻找具有“正凸性”的资产。例如,长期、无赎回条款的优质债券,或是在商业模式上具有“非对称上涨空间”的公司股票(例如,拥有强大护城河和多个增长点,下跌有底,上涨可期)。这才是真正符合价值投资理念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