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赛斯·卡拉曼

赛斯·卡拉曼(Seth Klarman),是全球最受尊敬的价值投资大师之一,对冲基金Baupost Group的创始人与掌舵人。他被誉为“下一个沃伦·巴菲特”,却以其极度的低调、对风险的极致厌恶和对“安全边际”原则近乎信仰般的坚守而闻名于世。卡拉曼的投资哲学深受价值投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影响,强调在任何时候都要把资本保全放在首位,只在价格远低于其内在价值时才进行投资。他的著作Margin of Safety(中文译名《安全边际》)因其深刻的投资智慧和早已绝版而导致的稀缺性,被投资者奉为“投资圣经”,在二手市场的价格甚至高达数千美元。卡拉曼的投资风格审慎而独立,他从不追逐市场热点,而是像一位耐心的猎人,静静等待着市场因恐慌或非理性而提供的绝佳击球机会。

谁是赛斯·卡拉曼?“下一个巴菲特”的低调传说

在投资江湖中,如果说巴菲特是家喻户晓的“股神”,那么赛斯·卡拉曼就是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隐士高人”。尽管管理着数百亿美元的资产,并取得了长期卓越的投资回报,卡拉曼却极力避免公众的聚光灯,他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也从不公开评论自己的具体持仓。这种低调的作风,与他审慎、内敛的投资哲学一脉相承。 卡拉曼的学术背景堪称完美,他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康奈尔大学,随后进入哈佛商学院深造。1982年,年仅25岁的卡拉曼用家族和朋友们筹集的2700万美元创立了Baupost Group。与许多追求短期相对收益的基金不同,Baupost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绝对收益”的目标,并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这意味着,无论市场是牛是熊,卡拉曼的首要任务都不是“跑赢指数”,而是“确保不亏钱或少亏钱”。 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Baupost Group在过去四十多年的风云变幻中,仅有少数年份录得亏损,其长期年化回报率远超市场平均水平。这份成绩单,尤其是在经历过数次重大市场危机(如1987年股灾、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后,更显得含金量十足。正是这种穿越牛熊的稳健表现,为他赢得了“下一个巴菲特”的美誉。然而,卡拉曼本人或许并不在意这些称号,他更像一位严谨的学者和纪律严明的风险管理者,日复一日地践行着他所信仰的价值投资之道。

卡拉曼的投资哲学:安全边际的终极信徒

卡拉曼的投资体系可以用几个核心关键词来概括:安全边际、自下而上、风险控制和耐心。这套体系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投资智慧,是普通投资者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安全边际:投资的唯一“护身符”

如果说卡拉曼的投资哲学有一块基石,那无疑就是“安全边际”。这个概念由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意指资产的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卡拉曼将其奉为圭臬,认为这是投资中最重要的纪律。

卡拉曼强调,投资的本质不是预测未来,而是为不确定的未来做好准备。安全边际,就是你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最可靠的“护身符”。

“自下而上”的寻宝猎人

卡拉曼是一位彻底的“自下而上”(Bottom-up)投资者。这意味着他的投资决策始于对单个公司或证券的深入分析,而非对宏观经济、行业趋势或市场走向的预测。他认为,预测宏观经济就像预测天气一样困难且不可靠,而真正能够把握的是一家公司的具体业务、资产负官表和现金流。 他就像一个寻宝猎人,拿着放大镜,在市场的各个角落里仔细搜寻。他关心的问题是:

这种方法要求投资者付出极大的努力进行案头研究,阅读大量的年报、文件和行业资料。卡拉曼和他的团队正是通过这种艰苦的工作,来发掘那些被市场忽视或误解的投资机会。他们从不关心一家公司是否“性感”或是否是热门话题,他们只关心它是否“便宜”。

风险控制:先想“会亏多少”,再想“能赚多少”

在华尔街,人们普遍痴迷于回报,整天讨论的是“能赚多少”。而卡拉曼的思维方式恰恰相反,他总是先问:“我可能会亏多少?” 他认为,投资的第一条原则是永远不要亏钱,第二条原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原则。这里的“亏钱”指的是资本的永久性损失,而非短期的账面浮亏。为了避免这种永久性损失,他采取了多种策略:

这种对下行风险的极致关注,使得Baupost的投资组合具有很强的防御性。在市场顺风顺水时,他的表现可能不是最亮眼的,但在市场狂风暴雨时,他往往能最大限度地保全资本,并利用市场的恐慌来播下未来丰收的种子。

拥抱不确定性与复杂性

与许多投资者回避复杂性的倾向不同,卡拉曼恰恰喜欢在那些晦涩难懂、结构复杂的领域中寻找机会。他认为,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正是错误定价的温床。 当大多数人因为看不懂或嫌麻烦而放弃研究时,竞争就减少了,那些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理清头绪的投资者,就更有可能发现被低估的“钻石”。因此,Baupost的投资范围非常广泛,除了普通的股票,还经常涉足以下领域:

这些领域通常是机构投资者扎堆的地方,但卡拉曼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总能以价值投资的视角,在这些复杂的金融游戏中,精确计算出安全边际,从而获得低风险高回报的机会。

现金为王,耐心是金

卡拉曼从不认为必须时时刻刻都保持满仓投资。当市场上找不到符合他严苛标准(即拥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投资标的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持有大量现金。在他的投资组合中,现金比例有时会高达30%甚至50%。 在许多基金经理看来,持有大量现金是一种“拖累”,会拉低短期业绩。但卡拉曼认为,现金是一种“看涨期权”,它赋予了你在市场暴跌、遍地黄金时拥有“购买力”的权利。 他把投资比作打棒球,但这是一个没有“三振出局”规则的棒球比赛。你可以无限期地站在本垒板上,等待那个最完美、最舒服的“好球”出现再挥棒。市场每天都会向你投来成千上万个“球”(投资机会),但你不需要对每一个球都挥棒。你只需要耐心等待,直到那个速度、角度都恰到好处的“甜蜜点”出现。这份耐心和纪律,正是区分伟大投资者和平庸投资者的关键。

《安全边际》:一本价值千金的“投资圣经”

1991年,卡拉曼将他多年的投资思考和实践经验总结成书,出版了Margin of Safety: Risk-Averse Value Investing Strategies for the Thoughtful Investor。这本书并未大规模发行,初版仅印刷了约5000册。然而,由于书中阐述的投资原则过于经典和深刻,它很快在投资圈内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书早已绝版,但其需求却与日俱增,导致其在亚马逊、eBay等二手市场的价格被炒到令人咋舌的地步,一本品相较好的原版书售价往往超过2000美元,堪称金融图书界的“古董”。 这本书之所以被奉为圭臬,原因在于: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虽然难以获得原版书,但网络上流传的PDF版本以及众多关于此书的读书笔记和解读,仍然是学习卡拉曼投资思想的宝贵资源。

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从卡拉曼身上学什么?

赛斯·卡拉曼的投资哲学,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不必去涉足不良债务等复杂领域,但可以从他的思想中汲取养分,构建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

结语:一位真正的价值投资者

赛斯·卡拉曼用他数十年的卓越投资实践,完美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价值投资。他不是一位追逐风口的明星基金经理,而是一位严守纪律、深度思考的资本守护者。他告诉我们,投资不必惊心动魄,通过坚持不懈地寻找价格与价值的错配,用耐心和理性作为武器,普通人同样可以在市场的喧嚣中,找到通往财务自由的宁静小径。他的思想,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为那些希望在投资道路上行稳致远的投资者,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