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分散 (Overdiversification) 是指投资者持有的资产种类或数量过多,以至于分散投资带来的风险降低效果已微乎其微,反而导致管理成本上升、潜在收益被稀释的一种状态。这就像一个厨师想在一道菜里融合全世界的香料,最终却可能做出一盘味道混乱、毫无特色的“大杂烩”。虽然分散投资是现代投资理论的基石,但任何好事做得过头都可能适得其反。从价值投资的理念出发,过度分散往往是认知不足的体现,而非审慎的风险管理。
“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是每个投资者入门时学到的第一句箴言。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分散投资 (Diversification),旨在通过持有不同类型的资产来降低整体风险。当投资组合中的某一项资产表现不佳时,其他资产的良好表现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护投资者免受重大损失。这主要可以对冲掉非系统性风险,也就是与特定公司或行业相关的风险。 然而,这条箴言还有不常被提及的“B面”。研究表明,当一个股票投资组合中的持股数量达到一定程度(通常认为是15-30只)后,再增加新的股票对降低整体风险的边际效应会急剧递减。此时,组合的风险水平将无限接近于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又称“市场风险”),这是无法通过分散化来消除的。继续增加持股数量,就像给一个已经吃饱的人不断上菜,不仅没好处,反而增加了负担和浪费。
当“分散”滑向“过度分散”时,它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可以总结为三大“罪状”:
当你持有50、100甚至更多的股票时,你的投资组合的表现会越来越像一个指数基金,但你却为此付出了更高的成本和精力。你精心挑选出的“明日之星”所带来的超额回报,会被大量表现平平的持股所稀释。最终,你辛辛苦苦,却只获得了市场的平均回报(即贝塔收益),而几乎放弃了通过个人才智战胜市场的可能(即阿尔法收益)。这在投资圈被戏称为“多元恶化”(Di-worse-ification)。
因此,真正的安全并非源于持股数量的“多”,而是源于对所持资产“质”的深刻理解。一个由5-10家你深度理解、业务模式各异的优质公司组成的投资组合,其风险可能远低于一个由100家你不甚了解的公司构成的“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