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适应性预期

适应性预期 (Adaptive Expectations) 这是一个源自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描述了人们如何形成对未来的“猜想”。简单说,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但下次会疼得轻一点”。人们主要根据过去的经验,特别是最近的经验,来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并根据预测与现实的差距(也就是过去的“预测错误”)来逐步修正自己的看法。它就像一个总是看着后视镜开车的司机,只能根据已经走过的路来判断前方的路况,反应总是慢半拍。

词条解析

想象一下你在调节洗澡水温。你伸手试了一下,觉得有点凉(过去的经验),于是你把热水龙头开大了一点(修正预期)。过了一会儿再试,可能还是有点凉,但比刚才好多了,于是你再把热水龙头开大一点点。这个不断“试错-修正”的过程,就是适应性预期的核心。 在投资和经济世界里,人们对通货膨胀率、公司盈利或股价的预测也常常遵循这个模式。

这个理论假设人们是被动和经验主义的,主要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而不是主动地去预测一个全新的未来。

适应性预期的“小缺点”

虽然适应性预期在解释某些短期行为时很直观,但它有两个致命的“硬伤”,这也促使了后来理性预期理论的诞生。

系统性偏差(永远慢半拍)

因为它完全依赖于过去的数据,所以在环境发生趋势性变化时,它会犯下系统性的、同方向的错误

浪费信息(不够“理性”)

适应性预期最大的问题是,它假设人们是“健忘”且“迟钝”的,不会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来形成判断。

投资启示录

对于一名价值投资者来说,理解适应性预期不是为了去使用它,而是为了识别和利用它在市场上造成的机会

警惕“后视镜”陷阱

许多投资者买卖股票的依据,恰恰是适应性预期——“这只股票过去五年翻了三倍,未来肯定也不错”。这种基于历史业绩的线性外推是极其危险的。伟大的公司可能会衰落,昔日的“小甜甜”也可能变成“牛夫人”。真正的投资决策,应该基于对公司未来现金流的预测,而不是对过去股价的迷恋。这需要我们分析公司的护城河、行业前景和管理层能力,估算其内在价值

做市场先生的对手盘

著名的“市场先生(Mr. Market)”就是一个典型的适应性预期实践者。

价值投资者的机会,正来自于此。当市场被适应性预期主导,陷入非理性的悲观或乐观时,我们恰好可以利用其“慢半拍”和“系统性偏差”,冷静地以低价买入,以高价卖出。说到底,价值投资的精髓之一,就是用理性的、前瞻性的思考,去战胜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向后看的适应性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