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品 (Financial Derivative),顾名思义,它的价值并非源于自身,而是从另一种或多种基础性的金融资产“衍生”而来。想象一下,你手上有一张披萨兑换券,这张券本身可能只是一张印着花纹的纸,没什么价值,但它的实际价值完全取决于它能兑换的那张披萨的市场价格。如果披萨涨价了,你的兑换券就更值钱了。在这里,披萨就是‘标的资产’(Underlying Asset),而兑换券就是一种最简单的衍生品。金融衍生品就是金融世界里的“兑换券”,其价值锚定于股票、债券、利率、汇率、商品等基础资产的价格波动。
金融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成为管理风险的“保险丝”,也可能变成放大风险的“炸药包”。它的存在主要有两个目的:
这是衍生品最原始、最正当的功能。想象一位农场主,他担心半年后大豆丰收时价格会暴跌,导致他血本无归。为了安心,他可以通过一份‘期货’(Futures)合约,提前锁定一个卖出价格。这样,无论半年后市场价格如何,他的收入都得到了保障。这份期货合约就像一根保险丝,在价格剧烈波动时保护了他的收益,这个过程就叫做对冲(Hedge)。许多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和原材料使用者,都会利用衍生品来对冲汇率、利率或商品价格的波动风险,从而专注于主营业务。
衍生品的另一个功能是投机,而这正是它危险性的来源。由于衍生品交易通常采用‘保证金’(Margin)制度,投资者只需投入一小部分资金,就能撬动价值远超本金的交易。这种效应被称为‘杠杆’(Leverage)。
衍生品家族庞大且复杂,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了解以下几个主要成员就足够了:
期货是一份标准化的、必须履行的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特定时间,以特定的价格,买卖特定数量的标的资产。关键词是必须履行。无论未来价格对你有利还是不利,到期时你都必须完成交易。
‘期权’(Options)则要灵活得多。它赋予持有者在未来特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的权利,但不是义务。
为了获得这个“选择权”,你需要支付一笔费用,这笔钱叫作‘期权金’(Option Premium)。这就像买了一份“后悔药”,如果市场走势对你不利,你可以选择不行使权利,最大的损失就是你付出的期权金。
‘互换’(Swaps)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互相交换各自持有的资产或现金流。最常见的‘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就像两个朋友换午餐:一个朋友拿着固定利率的贷款,担心未来利率下降;另一个朋友拿着浮动利率的贷款,担心未来利率上升。于是他们一拍即合,互相交换了未来的利息支付义务,从而各取所需,管理了自己的利率风险。
作为价值投资的信徒,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衍生品?沃伦·巴菲特的态度极具代表性,他曾将衍生品称为“大规模杀伤性金融武器”。 从价值投资理念出发,衍生品至少有三大“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