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影业(Alibaba Pictures Group Limited),全称“阿里巴巴影业集团有限公司”,是阿里巴巴集团在文化娱乐板块的重要布局。它并非一家传统的电影制片厂,而是一家以互联网为核心驱动力的综合性娱乐集团。其业务版图横跨内容制作、互联网宣发、娱乐电商及国际化等多个领域,旨在利用阿里巴巴强大的生态系统资源,包括数据、技术、电商和支付能力,为电影及娱乐产业打造一套“新基础设施”。简而言之,阿里影业的梦想不只是拍几部卖座的电影,更是要成为整个娱乐产业的“水电煤”,为行业提供平台、工具和服务,重塑产业的运作方式。然而,从诞生之初,这家公司就充满了争议,其股价的过山车行情和常年挣扎在盈利边缘的财务状况,使其成为投资者眼中一个既充满诱惑又遍布荆棘的复杂标的。
了解任何一家公司,都应从它的历史开始。阿里影业的故事,充满了资本的野心、战略的摇摆和行业的变迁,是一部浓缩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跨界进入传统娱乐业的“启示录”。
阿里影业的“前世”是一家名为“文化中国传播”的香港上市公司。2014年,阿里巴巴斥巨资收购了这家公司,震惊了整个市场。这笔交易被视为马云和他的商业帝国正式吹响进军影视娱乐业号角的标志性事件。收购完成后,公司更名为“阿里影业”,含着金汤匙出生,承载了外界无限的遐想和期待。 当时的市场逻辑很简单:互联网巨头拥有海量的用户、庞大的数据和雄厚的资本,而传统的电影行业则是一个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高度依赖少数“圈内人”经验的古老行业。人们普遍相信,用互联网的思维和工具去改造电影行业,无异于一场“降维打击”。阿里影业的股价也因此一飞冲天,市值一度超越了中国所有传统电影公司的总和,泡沫之大令人咋舌。
成立初期,阿里影业的野心是成为中国的“好莱坞六大”之一。它雄心勃勃地投入重金,购买知识产权(IP),投资大制作影片,甚至与好莱坞著名导演和公司合作。然而,电影制作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艺术+商业”的游戏,成功率极低。一部电影从创意到上映,要经历剧本、选角、拍摄、后期、宣发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很快,阿里影业就为自己的“好莱坞之梦”付出了高昂的学费。早期的几部主控作品票房和口碑均未达到预期,公司的财务报表也持续录得亏损。这段经历让管理层深刻认识到,单纯做内容生产商,风险极高,难以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和宽阔的护城河。 于是,阿里影业开始了重要的战略转型,从一个“内容公司”向一个“平台公司”和“基础设施提供商”转变。它不再将所有赌注都押在自己制作的电影上,而是将重心转向为整个行业提供服务,这便是其后来反复强调的“新基础设施”战略。
转型后的阿里影业,其业务结构变得更加立体和复杂。对于投资者而言,必须拆解其各个业务板块,才能看清这家公司的真实面貌和价值所在。
尽管战略重心转移,但内容制作依然是阿里影业不可或缺的一环。只不过,它的参与方式更加灵活,从过去的大包大揽,变为更多地以“联合出品方”或“主要投资方”的身份参与。这种策略的好处是分散了风险,同时又能通过投资优秀作品分享行业头部内容的红利。 这些年来,阿里影业确实押中了不少爆款,其片单上不乏《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你好,李焕英》、《八佰》等中国电影史上的票房巨作。这证明了它在内容判断和资源整合上具备一定的能力。 然而,投资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影视投资的“爆款逻辑”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一部电影的成功很难被复制,也无法保证下一部就能成功。因此,内容制作业务能为公司带来阶段性的高光时刻和财务回报,但很难成为支撑其长期稳定增长的基石。这是一个典型的“看天吃饭”的业务,充满了不确定性。
互联网宣发业务是阿里影业“新基础设施”战略的核心,其主要载体就是在线票务平台——淘票票。 在发展的早期,淘票票与竞争对手猫眼娱乐展开了惨烈的“票补大战”。双方通过向用户提供低价电影票补贴来抢占市场份额,这场战争烧掉了数十亿的资金,也让两家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这是典型的互联网野蛮生长模式,先不计成本地圈用户,再图谋后续的商业变现。 如今,淘票票早已不只是一个卖电影票的工具。它已经进化为集在线票务、数据服务、宣传推广、发行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可以说,淘票票是阿里影业手中最重要的一张牌,是其平台价值的集中体现。但同时,它也面临着猫眼娱乐的激烈竞争,双寡头的格局使得任何一方都难以轻松获得超额利润。这个板块的盈利能力,始终是投资者关注和担忧的焦点。
电影产业的收入,不应只局限于票房。在美国,以迪士尼为代表的娱乐巨头,其电影票房收入可能只占总收入的一小部分,更大利润来自于主题公园、IP授权、玩具、服装等衍生品。这就是所谓的“IP全产业链开发”。 阿里影业背靠阿里巴巴强大的电商平台淘宝和天猫,在开发电影衍生品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成立了“阿里鱼”平台,专门从事IP的商业化开发和授权业务。这个故事听起来无比性感,充满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然而,现实却很“骨感”。中国的电影衍生品市场尚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还未完全养成,盗版问题也屡禁不止。尽管阿里影业做出了许多尝试,比如为《流浪地球》开发周边众筹,但衍生品业务至今仍未成为公司稳定且重要的利润来源。这块业务的价值,更多地停留在“未来的潜力”层面,而尚未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自由现金流。
对于信奉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来说,评估一家公司不仅要看它讲述的故事有多动听,更要看其是否具备坚实的商业基础、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和合理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