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公司 (Abbott Laboratories),是一家全球性的、业务多元化的医疗健康公司。它就像我们健康生活中的一位“全能管家”,从我们呱呱坠地时喝的第一口奶粉,到年老时维持身体机能的营养品;从医院里精准快速的诊断测试,到植入体内的微小救命器械,雅培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这家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老店”,并非古板守旧,而是凭借其在诊断、医疗器械、营养品和成熟药品这四大领域的深厚积累与持续创新,构建了一个稳固而宽阔的商业帝国,是价值投资者眼中“慢慢变富”的经典范本。
一家企业能在超过一个世纪的风雨中屹立不倒,并且持续成长,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对于雅培而言,它的秘诀在于两点:动态的自我革新和稳固的业务结构。
雅培的故事始于1888年,由一位名叫华莱士·雅培 (Wallace C. Abbott) 的医生在美国芝加哥创立。最初,它只是一家生产精准剂量生物碱药物的小作坊。然而,雅培从未停止进化的脚步。
回顾其历史,雅培总能在关键的行业变革期抓住机遇,通过内部研发或战略性收购,不断地重塑自我,从一家传统制药厂,一步步蜕变为覆盖生命全周期的多元化健康巨头。这种强大的适应与创新能力,是其穿越周期、基业长青的根本。
如今的雅培,其业务版图主要由四个坚实的板块构成。这四大业务就像一张精心设计的安全网,既能抵御单一市场的风险,又能协同作战,共同构筑起雅培宽阔的护城河。
诊断,是现代医学的眼睛。在医生做出治疗决策之前,70%以上的信息都来源于诊断测试。雅培的诊断业务,正是这个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之一。
简单来说,诊断业务就像一个“卖铲子”的生意。无论医学如何发展,对精准诊断的需求永远存在,雅培凭借其技术和渠道优势,稳稳地占据了产业链上游的有利位置。
如果说诊断是“侦察兵”,那么医疗器械就是深入人体的“特种兵”和“工程师”,直接参与疾病的治疗与管理。雅培在心血管和糖尿病管理领域拥有众多明星产品。
这是雅培最贴近普通消费者的一块业务,也是其品牌护城河最坚实的体现。
营养品业务的特点是需求刚性、消费稳定、品牌忠诚度高。它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小,能为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2013年,雅培将其专有的、高风险高回报的创新药业务分拆了出去,成立了一家独立的公司——艾伯维 (AbbVie)。留下的药品业务,被称为“成熟药品” (Established Pharmaceuticals)。 这部分业务主要是在新兴市场(如印度、俄罗斯、拉美等)销售那些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的品牌仿制药。这些药品虽然没有了专利壁垒,但凭借雅培多年建立的品牌信誉和强大的销售网络,在当地市场依然拥有很强的竞争力。它不像创新药那样需要投入巨额的研发费用去“赌”下一个重磅新药,而是稳扎稳打地赚钱,是公司理想的“现金牛”业务。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雅培几乎满足了所有对一家“伟大公司”的想象。
晨星公司 (Morningstar) 提出了“经济护城河”的概念,用来形容一家公司能够抵御竞争、维持长期高回报的结构性优势。雅培的护城河是多重优势的结合体:
这四条护城河相互交织,使得竞争对手极难在短期内撼动雅培的市场地位。
2013年将艾伯维分拆出去的决定,是现代商业史上一次教科书级别的价值创造案例。当时,市场对雅培的估值同时包含了稳健的医疗产品业务和高不确定性的创新药业务,导致其价值被低估。 分拆后,逻辑变得清晰了:
结果是,两家公司的价值都得到了市场的重新发现。分拆后的雅培和艾伯维的市值总和,远超过了分拆前的雅培。这次分拆,正如投资大师乔尔·格林布拉特 (Joel Greenblatt) 在其著作你也可以成为股市天才中所倡导的,是寻找超额收益的绝佳机会。它告诉我们,有时候“1 + 1 > 2”的魔法,可以通过聪明的资本运作来实现。
雅培是“股息贵族 (Dividend Aristocrat)”名单中的佼佼者。所谓“股息贵族”,指的是那些连续25年以上持续提高每股派息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公司。而雅培,已经连续超过50年增加股息,达到了“股息王”的级别。 对于本杰明·格雷厄姆 (Benjamin Graham) 的信徒而言,持续增长的股息是衡量一家公司财务健康状况和管理层是否为股东着想的黄金标准。这背后代表着:
当然,没有任何投资是零风险的。投资雅培也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总而言之,雅培公司是一家典型的“白马股”,它不是那种能让你一夜暴富的股票,但它坚实的业务、宽阔的护城河、优秀的管理层和对股东的慷慨回报,使其成为构建长期投资组合的绝佳基石。对于追求长期、稳定复利的价值投资者来说,雅培的故事,值得反复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