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非流动化

非流动化(Illiquidization),指的是一项资产或投资,在不显著影响其市场价格的情况下,难以被迅速出售并转换为现金的过程或状态。想象一下,你手上有一件人人都想要的限量版潮玩,随时可以高价卖出,这就是高流动性。但如果一夜之间,这款潮玩过气了,或者交易平台关闭了,你想卖却找不到买家,即使打折也无人问津,你的宝贝就陷入了“非流动化”的窘境。简单说,非流动化就是“想卖卖不掉,想撤撤不出”的尴尬局面,它是资产从“抢手货”变为“烫手山芋”的过程。

为什么会“流动不起来”?

资产陷入非流动化,原因多种多样,既可能来自市场的“大气候”,也可能源于资产本身的“小问题”。

市场层面的急冻

在宏观层面,市场的整体情绪和环境是流动性的总开关。

资产自身的枷锁

除了市场因素,资产本身的特性也决定了其流动性的好坏。

非流动化:价值投资者的朋友还是敌人?

对于习惯了“一键买卖”的普通投资者来说,非流动化听起来像个十足的坏蛋。但在真正的价值投资者眼中,它却是一位亦敌亦友、充满魅力的“双面人”。

作为“敌人”的风险

非流动性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你急需用钱,但持有的资产却无法变现,那无疑会陷入被动。更糟糕的是,它可能会成为“价值陷阱”的温床——你以为买到了便宜货,但它可能因为持续的非流动性,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都无法回归其应有的价值,让你的资金沉睡不醒。

作为“朋友”的机遇

“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这是沃伦·巴菲特的名言,而市场因非流动性陷入的恐惧,恰恰是价值投资者“贪婪”的良机。

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理解了非流动化的双重属性,我们就能更好地在投资中利用它,而不是被它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