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公式(Magic Formula)是由传奇对冲基金经理、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乔尔·格林布拉特(Joel Greenblatt)在其畅销著作《股市稳赚》(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中提出的一个量化投资策略。它并非真的依靠什么神秘魔法,而是一套简单、清晰、基于价值投资核心原则的选股系统。其精髓可以浓缩为一句话:系统性地寻找并投资于那些“又好又便宜”的公司。这里的“好”,由资本回报率来衡量,代表公司的盈利能力;而“便宜”,则由盈利收益率来衡量,代表股票的估值水平。该公式通过对这两大指标进行双重排名,筛选出一篮子优质且低估的股票,旨在帮助普通投资者用一种纪律化的方式,战胜市场。
每个伟大的魔术背后都有一位魔术师,而“魔法公式”这位魔术师,就是投资界的重量级人物——乔尔·格林布拉特。他不仅是哥谭资本(Gotham Capital)的创始人,更是一位取得了惊人长期回报的投资大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他的基金创造了年化超过40%的传奇业绩。 然而,与许多将投资秘诀藏于股掌之间的基金经理不同,格林布拉特乐于分享。他将自己毕生的投资智慧,尤其是价值投资的精髓,提炼并简化,最终写成了《股市稳赚》这本书。这本书是他写给孩子们的投资指南,旨在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教会他们如何在股市中稳健地赚钱。而“魔法公式”,就是这本指南中威力最强大的“咒语”。 这个公式的底层逻辑,完美地继承了价值投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思想,并融合了沃伦·巴菲特“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伟大的公司”的理念。巴菲特曾说过:“用一般的价格买一家非同寻常的公司,比用非同寻常的价格买一家一般的公司要好得多。”魔法公式正是这一理念的量化实践。它试图回答所有价值投资者最关心的两个核心问题:
通过将复杂的基本面分析简化为两个核心财务指标,并建立一套严格的排序和操作流程,魔法公式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一张清晰的寻宝图。它最大的“魔力”在于,将投资决策从依赖主观情绪和市场噪音,转向依赖客观数据和投资纪律。这就像给投资者装上了一个“情绪过滤器”,帮助他们克服追涨杀跌的人性弱点,坚定地执行价值投资的长期策略。
魔法公式的强大威力,源于其挥舞的两根“魔法棒”——资本回报率和盈利收益率。它们分别从“质量”和“价格”两个维度,为我们描绘出一家公司的投资价值。
想象一下,你开了一家小面馆。你投入了10万元本钱(包括店面装修、厨具、桌椅等),一年下来,刨除所有成本后,你赚了3万元。那么,你的这门生意的资本回报率就是30%。这个数字直观地告诉你,你投入的每一块钱,每年能为你带回多少利润。 资本回报率(Return on Capital, ROC)衡量的就是这样一种“用钱生钱”的效率。它告诉我们,一家公司利用其投入的生产经营性资本,能够创造出多少利润。一个拥有高资本回报率的公司,通常意味着它拥有某种“护城河”——可能是强大的品牌、独特的技术专利、规模效应或是高效的管理。这样的公司就像一台性能优越的“印钞机”,能够持续不断地为股东创造价值。 格林布拉特在设计公式时,对这个指标进行了精心的调整,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回报率 = 息税前利润 (EBIT) / (净营运资本 + 净固定资产) 让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公式:
简而言之,一个高ROC的公司,就是那种可以用较少的“本钱”,撬动更多利润的“好公司”。
找到了好公司,下一步就是判断它的价格是否便宜。我们常用市盈率(P/E Ratio)来衡量股价高低,但魔法公式使用的是一个更全面、更具可比性的指标——盈利收益率(Earnings Yield)。你可以把它简单理解为“升级版”的市盈率倒数。 如果你花100万元买下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每年能为你赚10万元,那么你的投资回报率就是10%。盈利收益率衡量的就是这个概念。它回答的是:“我为这家公司付出的总价格,能换回多少比例的年利润?”显然,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你买得越“划算”,股票就越便宜。 魔法公式的盈利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盈利收益率 = 息税前利润 (EBIT) / 企业价值 (EV) 这里的分子同样是息税前利润(EBIT),保证了与资本回报率指标的一致性,使得不同公司之间的比较更加公平。而分母则大有讲究:
一个高盈利收益率的股票,就是那种相对于其真实价值和盈利能力而言,市场定价偏低的“便宜货”。
理解了两个核心指标后,施展“魔法”的过程就变得非常程序化和简单。这正是格林布拉特设计的初衷——让投资变得像遵循一份食谱一样清晰。
尽管魔法公式在历史回测中表现出色,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不是万能的“点金石”,更不是保证稳赚不赔的秘籍。理解它的局限性,并从中汲取更深层次的投资智慧,远比机械地照搬公式更为重要。
答案是肯定的,至少在短期内是如此。
即使你不打算完全照搬魔法公式进行投资,其背后蕴含的投资哲学也足以让你受益匪셔。
总而言之,魔法公式并非真正的魔法,它的神奇之处在于用一种极致的简单,揭示了价值投资最朴素的真理。它是一个强大的起点,一个优秀的思维框架,但绝非投资的终点。真正的“魔法”,源于你对这些原则的深刻理解,以及在漫长的投资岁月中,那份雷打不动的坚持与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