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查佩克(Bob Chapek),华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的第七任首席执行官(CEO)。在投资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聚焦于财务报表、商业模式和宏观经济,但查佩克的案例却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另一个至关重要的维度:领导力。他的名字,在短短两年多的任期内,与迪士尼这家百年“魔法王国”的股价剧烈波动、内部动荡和战略摇摆紧密相连。他并非传统意义上因为贪腐或重大经营失败而下台的CEO,而是一个更复杂、更值得价值投资者深思的样本。研究查佩克的经历,就像是为投资者上了一堂关于企业护城河、品牌价值、资本配置以及“什么样的人才适合掌舵什么样的船”的速成大师课。他的故事提醒我们,有时候,一家伟大公司的最大风险,可能就坐在CEO的办公室里。
在迪士尼的权力殿堂里,查佩克曾被视为前任传奇CEOBob Iger(鲍勃·艾格)的稳妥延续,因此被外界戏称为“鲍勃二世”。然而,他的职业背景和管理风格,却与艾格有着天壤之别,这也为他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查佩克的迪士尼生涯长达27年,他是一位典型的“从内部提拔”的实干家。他的履历堪称完美,几乎在迪士尼所有关键的实体业务部门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在同事眼中,查佩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运营大师和效率专家。他痴迷于数据、流程和利润率,能将复杂的业务拆解为一个个可以优化的指标。他就像一个顶级的机械师,能拧紧迪士尼这部庞大机器上的每一颗螺丝钉,让它运转得更快、更省油。然而,这种对数字的极致追求,也让他被贴上了“缺乏创意共情能力”的标签。与长袖善舞、深谙好莱坞之道的艾格相比,查佩克更像一个来自中西部的强硬商人,而非魔法王国的守护者。
2020年2月,当迪士尼董事会宣布查佩克接任CEO时,整个华尔街都感到了意外。当时,艾格的声望如日中天,他通过一系列惊天收购(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漫威娱乐、卢卡斯影业和21世纪福克斯)重塑了迪士尼,并成功推出了流媒体服务Disney+。人们普遍认为,接班人会是一位更具“创意”气质的领袖。 董事会的逻辑在当时看来似乎很合理:艾格将继续担任执行董事长,专注于创意内容,而查佩克则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这看起来像是一次完美的权力交接,让运营专家管运营,让创意大师管创意。然而,命运很快就对这个看似完美的安排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查佩克接过权杖后仅仅几天,新冠疫情就在全球爆发。这对于高度依赖线下体验(主题公园、电影院、邮轮)的迪士尼而言,无异于一场完美风暴。这位新任CEO不得不在上任伊始,就驾驶着这艘娱乐航母驶入其历史上最汹涌的波涛。
疫情让迪士尼的现金牛业务瞬间熄火:全球主题公园闭门谢客,邮轮停航,电影无法上映。在巨大的压力下,查佩克做出了一个决定其任期命运的战略抉择:All in流媒体。 Disney+成为了公司唯一的亮点和希望。查佩克将整个公司的资源和重心都向这个新生的业务倾斜,并将其提升到“流媒体优先”(Streaming First)的战略高度。在那个Netflix模式备受追捧的年代,投资者们对用户增长的故事趋之若鹜。迪士尼的股价也确实因此在2021年创下历史新高,因为市场相信它正在成功转型为一家科技媒体公司。 然而,这种单一维度的追逐是有代价的。为了给Disney+“喂料”,公司开启了疯狂的烧钱模式,内容成本急剧攀升。更重要的是,这个战略开始冲击和侵蚀迪士尼其他传统而强大的业务根基。
如果说疫情是“天灾”,那么查佩克在处理一系列复杂问题时的方式,则更像是“人祸”。他的运营效率至上和对数字的迷信,在处理与“人”相关的业务时,显得格格不入,并引发了一连串的公关危机。
2021年,迪士尼决定将漫威大片《黑寡妇》在影院和Disney+平台同步上映(平台需额外付费)。这一决定激怒了该片的主演斯嘉丽·约翰逊,因为她的片酬与电影的票房收入直接挂钩。最终,双方爆发了一场非常公开、难看的法律诉讼。 从纯粹的商业计算来看,查佩克的决定或许可以理解:在疫情期间最大化一部电影的短期收益,并为Disney+吸引付费用户。但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这是一次教科书式的短视行为。
2022年,迪士尼的总部所在地佛罗里达州推出了一项限制在学校讨论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法案(被反对者称为“不要说同性恋”法案)。作为佛州最大的雇主,迪士尼面临着来自员工和外界的巨大压力,要求其公开反对该法案。 查佩克的最初反应是保持沉默,试图在政治中保持中立,避免商业风险。然而,这种沉默激起了内部员工的强烈反抗。在巨大的内部压力下,查佩克又被迫转向,公开谴责该法案。这一转变又惹怒了佛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导致州政府采取报复行动,签署法案剥夺了迪士尼在奥兰多地区长达半个世纪的自治地位(即解散芦苇溪改良区)。 查佩克在这件事上陷入了“里外不是人”的窘境。这暴露了他作为CEO在处理复杂社会政治问题上的犹豫和失策,不仅损害了员工士气,还给公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政治和财务风险。
在查佩克的领导下,迪士尼主题公园的游客体验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弥补疫情期间的损失并最大化利润,公园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收费项目和服务,同时削减了许多曾经免费的福利。
从财务报表上看,这些举措立竿见影,公园的人均消费额创下历史新高。但许多迪士尼的忠实粉丝和家庭游客感到被“敲竹杠”,认为“魔法”正在被“铜臭”所取代。这动摇了迪士尼品牌最核心的情感联结。拥有强大的定价权是优秀企业的标志,但过度使用甚至滥用定价权,无异于饮鸩止渴,会慢慢磨损消费者忠诚度这一最宝贵的护城河。
进入2022年下半年,迪士尼的处境急转直下。查佩克的下台,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初将迪士尼股价推向高点的华尔街,此刻改变了风向。随着全球利率上升和经济衰退担忧加剧,投资者不再为“不惜一切代价的用户增长”买单,而是开始要求看到实实在在的利润。 而查佩克“All in流媒体”的战略,其弊端此刻暴露无遗。迪士尼的流媒体业务(DTC,Direct-to-Consumer)成了一个巨大的烧钱黑洞。在2022财年第四季度,该部门的亏损高达15亿美元。2022年11月8日,迪士尼发布了一份灾难性的财报,各项数据远逊于市场预期,股价应声暴跌。这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短短两年多,查佩克几乎失去了所有关键利益相关者的支持:
2022年11月20日,一个周日的晚上,迪士尼董事会做出惊人决定,解雇查佩克,并请回了已经退休的鲍勃·艾格。消息传出,次日迪士尼股价高开近10%。市场用真金白银,为这位“数据驱动”的CEO的任期画上了一个句号。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鲍勃·查佩克的故事不是八卦,而是一个充满深刻教训的商业案例。
查佩克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他试图用管理消费品和主题公园的“公式”去管理一个以创意和情感为核心的娱乐帝国。数据可以告诉你游客在哪个路口右转的概率更大,但无法告诉你一个故事能否打动人心。
迪士尼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护城河之一:无与伦比的IP、深入人心的品牌和几代人的情感联结。然而,查佩克的经历表明,再宽的护城河也经不起管理者从内部的“填埋”。无论是得罪创意人才,还是让忠实粉丝感到被背叛,这些行为都在一点点地侵蚀着公司的长期竞争优势。
迪士尼股价在艾格回归后的戏剧性反应,完美诠释了市场对领导力的估值。CEO的角色远不止是执行任务的“运营官”,他更应该是公司的首席资本配置官、首席战略家和首席文化守护者。查佩克或许是一位出色的运营官,但在后两个角色上,他显然未能满足市场的期望。
鲍勃·查佩克的迪士尼之旅如同一部莎士比亚式的悲剧:一位勤勉、能干的高管,被推上了一个他或许并不适合的王座,最终在时代的洪流和自身的局限中黯然离场。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这个故事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生动地提醒我们:投资,归根结底是对人和商业本质的洞察。 在冰冷的数字背后,是鲜活的文化、脆弱的信任和驱动一家企业走向卓越或平庸的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