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X丑闻(Bre-X Scandal)是20世纪90年代全球最臭名昭著的矿业骗局之一。一家名为Bre-X Minerals的加拿大矿产勘探公司,声称在印尼的布桑(Busang)地区发现了一座储量惊人的“世纪金矿”。这一“发现”使其股票价格从几分钱飙升至数百美元,市值一度超过60亿美元。然而,最终的独立尽职调查揭露,所谓的金矿完全是子虚乌有,其矿石样本被系统性地“加料”(将外部黄金掺入样本中)。丑闻曝光后,公司股价瞬间归零,无数投资者的财富化为乌有,成为金融史上一个关于贪婪、欺诈与轻信的经典警示案例。
Bre-X公司由大卫·沃尔什(David Walsh)于1989年创立,起初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通过IPO(首次公开募股)上市后,它在加拿大阿尔伯塔证券交易所交易,股价长期徘徊在几美分,是一家典型的“仙股”。公司的转折点出现在1993年,当时他们听从了地质学家约翰·费尔德霍夫(John Felderhof)和迈克尔·德·古兹曼(Michael de Guzman)的建议,斥资8万美元买下了印尼婆罗洲一个偏远丛林地区的探矿权。
古兹曼负责实地勘探项目,很快,激动人心的“好消息”接踵而至。他不断向总部报告,发现了纯度极高、储量巨大的金矿。公司对外公布的黄金储量预估也从最初的200万盎司,一路攀升至7000万盎司,甚至有分析师喊出了2亿盎司的天文数字。如果属实,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金矿。 然而,这一切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古兹曼通过一种被称为“加料”(Salting)的手法,将自己用牙齿锉下来的婚戒金粉以及其他外购的黄金,系统性地混入到钻探获取的岩心样本中,从而伪造出含金量极高的检测报告。
在“世纪金矿”故事的刺激下,全球投资者陷入疯狂。Bre-X的股价一飞冲天,众多著名的投资银行、基金经理和散户投资者纷纷涌入,将其捧为投资界的明星。市场完全被贪婪所驱动,几乎没有人去质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骗局的破灭始于1997年。印尼政府介入,要求Bre-X与一家更有实力的矿业巨头Freeport-McMoRan合作开发金矿。作为合作的必要步骤,Freeport派出了自己的地质团队进行独立的尽职调查。当他们的钻探样本送往多个独立实验室检测时,结果令人震惊——含金量几乎为零。 就在真相即将败露之际,骗局的核心人物古兹曼从飞往印尼的直升机上“神秘”坠亡。几天后,Freeport公布了其毁灭性的调查结果,Bre-X的股价应声暴跌,几天内便从神坛跌入地狱,最终股票变得一文不值,公司宣告破产。
Bre-X丑闻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金融市场中非理性的贪婪,也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