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C (Consumer News and Business Channel),是全球最著名的财经新闻电视台之一。想象一下,如果投资世界是一场永不落幕的超级碗,那CNBC就是那个拥有独家转播权、全天24小时滚动播报的频道。它通过电视和网络,向全球数亿观众实时传递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每一次跳动、上市公司CEO的最新访谈以及华尔街分析师们喋喋不休的观点。对于投资者而言,CNBC既是一个信息宝库,也是一个充满诱惑与噪音的“喧嚣之地”。它深刻地影响着市场的脉搏,也考验着每一位投资者的定力与智慧。
CNBC于1989年在美国成立,如今是康卡斯特 (Comcast) 旗下NBCUniversal的一部分。它的诞生,标志着财经新闻从报纸的角落和晚间新闻的简讯,一跃成为可以占据整个频道的“主角”。 它的节目内容包罗万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华尔街全景图:
从某种意义上说,CNBC就像一部为投资者量身定做的“肥皂剧”。这里有明星(分析师、CEO)、有剧情(市场涨跌)、有冲突(多空激辩),还有悬念(下一个“牛股”会是谁?)。它引人入胜,也极易让人沉迷其中,忘记了投资的初衷。
对于秉持价值投资理念的人来说,CNBC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提供帮助,也可能造成巨大的干扰。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它,是每位成熟投资者的必修课。
即便我们强调长期主义和独立思考,也无法否认CNBC在某些方面提供的独特价值。
对于缺乏经验和定力的投资者,CNBC的危害可能远大于其价值。它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必须持续制造“看点”,而这些看点往往与价值投资的原则背道而驰。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关注企业的内在价值,并以低于该价值的价格买入,然后长期持有。这是一个以“年”为单位的思维模式。而CNBC的本质是一个新闻机构,它以“分钟”和“小时”为单位运作。为了填满播出时间,它必须不断地对市场的每一个微小波动进行“过度解读”。今天油价上涨了2%,它会立即连线能源分析师;明天某只科技股下跌了3%,它会请来技术分析师画出各种支撑线和阻力线。这种信息轰炸会让你产生一种错觉:你必须对每一个短期变化做出反应。 这正是本杰明·格雷厄姆 (Benjamin Graham) 在其著作《聪明的投资者》中警告的,将情绪化的“市场先生”当作决策顾问的危险行为。
CNBC在调动观众情绪方面是顶尖高手。闪烁的箭头、紧急的“Breaking News”音效、嘉宾激动的语调……所有这些元素都在刺激你的肾上腺素,让你感到焦虑、兴奋、恐惧或贪婪。在行为金融学 (Behavioral Finance) 中,这种现象被称为“情绪传染”。当市场上涨时,看着屏幕上人人都在赚钱,你很容易产生“错失恐惧症”(FOMO),从而追高买入;当市场下跌时,看着一片恐慌的景象,你又可能因为恐惧而抛售掉优质的资产。CNBC构建了一个强大的“现实扭曲力场”,让纪律和理性变得格外困难。
CNBC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预测”。“我们认为标准普尔500指数年底将达到5000点。”“这只股票未来三个月有50%的上涨空间。”这些精准的预测看似专业,实则大多是毫无根据的猜测。没有人能持续准确地预测市场。价值投资者之所以能够安然入睡,不是因为他们知道市场明天会怎样,而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所持有的公司拥有足够坚实的业务和足够大的安全边际 (Margin of Safety),能够抵御未来的不确定性。沉迷于CNBC的预测,会让你把投资建立在流沙之上,而不是磐石之上。
那么,一个理性的价值投资者应该如何与CNBC共处呢?答案不是完全隔绝,而是建立一套正确的使用方法论。
总而言之,CNBC是一件强大的工具,但它的用户手册并未公开。 对于不加思考的观众,它是一个引导追涨杀跌、放大情绪波动的“陷阱”;而对于清醒、自律的价值投资者,它则可以成为一个观察市场情绪、捕捉关键事实,甚至寻找逆向投资机会的“情报站”。最终,你看待CNBC的方式,也折射出你自己的投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