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David Ott

大卫·奥特 (David Ott) 是一位美国传奇价值投资者,以其在东南资产管理公司 (Southeastern Asset Management) 和长叶伙伴基金 (Longleaf Partners Funds) 的卓越表现而闻名。他与合伙人O. Mason Hawkins一道,被认为是本杰明·格雷厄姆 (Benjamin Graham) 和戴维·多德 (David Dodd) 所开创的价值投资学派最忠实、最成功的实践者之一。奥特的投资风格以极度自律的深度价值、高度集中的投资组合和超长的持股周期为标志。他并非一位媒体明星,但其数十年如一日坚守投资原则,并为投资者创造惊人回报的职业生涯,使他成为价值投资名人堂中一位不容忽视的“隐形冠军”。他的投资哲学,特别是其著名的“4P”选股法,为寻求长期财富增值的普通投资者提供了宝贵且可操作的行动指南。

奥特的投资人生:从“学徒”到大师

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或彼得·林奇 (Peter Lynch) 等家喻户晓的投资大师不同,大卫·奥特的名字在公众视野中显得颇为低调。然而,在专业的投资圈内,他和他的公司是“深度价值投资”的一面旗帜。他的职业生涯完美诠释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道理——用持续卓越的业绩,而非花哨的言辞,来赢得世界的尊重。

师从格雷厄姆的“再传弟子”

奥特的投资之旅始于一个关键的相遇。在职业生涯早期,他结识了O. Mason Hawkins,两人发现彼此在投资理念上惊人地契合。他们都深受“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影响,坚信股票不仅是一串代码,更是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1975年,Hawkins创立了东南资产管理公司,奥特在几年后加入,自此开启了两人长达数十年的黄金搭档生涯。 他们将格雷厄姆的教诲奉为圭臬:

可以说,奥特和霍金斯是格雷厄姆投资哲学的“再传弟子”,他们不仅继承了衣钵,更在实践中将其锤炼得炉火纯青。

执掌长叶基金的辉煌岁月

1987年,为了更好地服务个人投资者,东南资产管理公司推出了长叶伙伴基金系列。在奥特和霍金斯的共同管理下,长叶基金凭借其坚定的价值投资策略和卓越的长期业绩,迅速成为美国最受尊敬的共同基金之一。 在他们掌舵的数十年间,长叶基金的年化回报率长期大幅领先于S&P 500指数。他们是如何做到的?答案在于对核心原则近乎偏执的坚守。市场风云变幻,无论是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还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奥特和他的团队始终坚持自己的方法论,在市场废墟中寻找被错杀的黄金。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逆向操作,正是他们长期超额收益的核心来源。

奥特的核心投资法则:简单、专注、极致

大卫·奥特的投资体系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简单”的。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数十年如一日地执行这种简单。他的核心法则可以概括为一个框架和两个特点:严格的“4P”筛选法极度专注的投资组合坚定的逆向思维

法则一:严格的“4P”筛选法

“4P”是奥特和东南资产管理公司用来筛选投资标的的内部框架,它像一个四层滤网,只有最优质的投资机会才能通过。这四个“P”分别是:People(人)、Price(价格)、Payoff(回报)和Pence(保护)。

People(人):寻找品德与能力兼备的管理层

在奥特的眼中,投资一家公司,首先是投资于管理这家公司的人。一个平庸的管理者,足以毁掉一门绝佳的生意。因此,他们会花费大量时间去评估一家公司的管理层。

Price(价格):以六折的价格买入

这是价值投资的核心,也是奥特区别于其他投资者的关键所在。他们对“便宜”有着极其严苛的定义。

  1. 第一步,评估内在价值: 奥特的团队会像一个产业并购专家一样,通过多种估值方法(如现金流折现、资产重置成本等)来保守地估算一家公司的真实内在价值。这个估值是基于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判断,而非短期市场情绪。
  2. 第二步,要求巨大折扣: 他们只会在市场价格低于其估算的内在价值至少40%时,才会考虑买入。也就是说,他们坚持要以“六折”甚至更低的价格,去购买一项优质资产。这个巨大的折扣,就是他们安全边际的主要来源。用巴菲特的话说,这就是“用4毛钱的价格去买1块钱的东西”。

Payoff(回报):长期视角下的复合增长

奥特从不关心股票下一周或下一季度的走势。他关心的是,在未来5到10年,这家公司的价值能否实现显著增长,并最终反映在股价上。

Pence(保护):坚不可摧的安全边际

“Pence”是英镑中的“便士”,在这里引申为对本金的保护。投资的第一原则是“永远不要亏钱”,第二原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原则”。奥特对此深信不疑。

法则二:极度专注的投资组合

与主流金融理论建议投资者广泛分散不同,奥特是集中投资 (Concentrated Portfolio) 的坚定拥护者。长叶基金的投资组合通常只持有不到20家公司的股票。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提醒我们,与其拥有一个包含50只你一知半解的股票的“动物园”,不如集中持有5到10只你深入研究、充满信心的优秀公司。

法则三:逆向而行,与市场共舞

奥特是一位天生的逆向投资者。他深知,最大的投资机会往往出现在市场最恐慌、最悲观的时候。当一家好公司因为行业性的坏消息或暂时的经营困境而被市场抛弃,股价暴跌时,正是奥特和他的团队开始兴奋的时候。

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大卫·奥特的投资生涯是一本活生生的价值投资教科书。他用数十年的实践证明,简单、自律的原则,只要长期坚持,就能创造非凡的成就。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以下几点宝贵的启示:

  1. 1. 像买下一家杂货店一样买股票: 在点击“买入”按钮之前,问问自己:你了解这家公司的生意吗?你信任管理这家公司的人吗?你愿意以这个价格买下整个公司吗?将自己从一个“股民”转变为一个“企业分析师”和“长期所有者”。
  2. 2. 价格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是你最大的敌人: 永远不要追逐热门股。学会独立思考,评估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并耐心等待一个有足够安全边际的价格出现。记住,好公司不等于好投资,好公司加上好价格才是。
  3. 3. 少即是多: 你不需要认识市场上所有的公司。专注于你能够理解的少数几家优秀公司,进行深入研究,长期持有。高质量的决策远比高频率的交易重要。
  4. 4. 拥抱波动,而非惧怕它: 将市场的下跌视为打折促销的良机,而不是恐慌逃离的信号。如果你对所持公司的长期价值有信心,那么价格的下跌只会让你有机会以更便宜的成本增加所有权。
  5. 5. 品格与能力同样重要: 在评估一家公司时,花些时间去了解它的管理层。阅读他们的年报、致股东的信,看看他们的言行是否一致,他们的利益是否与你——小股东——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大卫·奥特的故事告诉我们,投资的成功并不需要高深的数学模型或内幕消息。它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框架、钢铁般的纪律,以及一份超乎寻常的耐心。这或许正是价值投资最简单,也最困难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