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Innoviz

Innoviz是一家以色列高科技公司(Innoviz Technologies Ltd.),是全球领先的固态激光雷达(LiDAR)传感器和感知软件供应商。其技术被视为实现自动驾驶(Autonomous Driving)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服务于要求严苛的汽车行业。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未来智能汽车的“火眼金睛”。该公司通过与一家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合并的方式,于2021年在纳斯达克(NASDAQ)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INVZ”,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参与自动驾驶革命前沿技术的机会。

故事的开始:谁是Innoviz?

每一家伟大的公司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端,Innoviz也不例外。它的创始人团队并非来自传统的汽车行业,而是来自以色列国防军(IDF)大名鼎鼎的精英情报技术部门——81部队。这群技术专家习惯于为最严苛、最攸关生死的环境开发尖端技术。当他们将目光从国防转向民用时,自动驾驶这个巨大的蓝海市场吸引了他们。他们决定,要为汽车装上世界上最可靠、最先进的“眼睛”。

那么,什么是激光雷达?

在我们深入了解Innoviz之前,先用一个有趣的比喻来解释什么是激光雷达(LiDAR)。 想象一下,你在一间漆黑的屋子里,想知道房间的布局。你可以怎么做呢?你可以大喊一声,然后通过回声判断墙壁的远近,这就是声纳,蝙蝠就是这么做的。现在,把你的“喊声”换成一束束人眼看不见的激光脉冲,用一个超高精度的接收器来捕捉这些激光从物体上反弹回来的时间和角度。通过每秒发射数百万次这样的激光脉冲,你就能在脑海中瞬间构建出一个极其精细的、厘米级精度的三维“点云”地图。 这就是激光雷达的原理。它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了一个全天候、全方位、不受光照影响的3D“感知”能力,能精确地识别出前方的车辆、行人、路沿甚至是一个滚落在路上的足球。这是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难以企及的。 传统的激光雷达,就是我们在早期自动驾驶测试车顶上看到的那个像旋转全家桶一样的设备,它们是机械式的,不仅昂贵、笨重,而且在高速行驶的颠簸中容易损坏。Innoviz的核心突破在于固态激光雷达。它没有旋转部件,而是使用MEMS(微机电系统)微镜来扫描激光束,使其体积更小、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更容易被集成到量产车的设计中。

投资的“望远镜”:看懂Innoviz的商业模式与护城河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一个酷炫的技术故事远远不够,我们真正关心的是:这家公司如何赚钱?它的竞争优势能持续多久?这就是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念念不忘的“商业模式”与“护城河 (Moat)”。

商业模式:不只是卖“眼睛”

Innoviz的商业模式可以看作是“剃刀与刀片”模型的变体。

这个模式的魅力在于,一旦汽车制造商决定在其车型中采用Innoviz的硬件,就等于为后续的软件升级和数据服务打开了大门。

护城河:又深又宽的“技术壕沟”?

在激光雷达这个“军备竞赛”级别的赛道上,Innoviz似乎正在挖掘一条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Innoviz的固态MEMS技术在性能(如探测距离、分辨率)和成本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特别适合要求严苛的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场景(L2+到L4级别)。随着与大众汽车(Volkswagen Group)等巨头的合作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其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效应将逐渐显现,进一步降低单位成本,对竞争对手形成压力。

这是Innoviz最坚固的一道护城河。汽车行业的设计和验证周期极长,通常需要3-5年。一旦一家汽车制造商(如宝马 (BMW))在其旗舰车型(如7系)中选定了Innoviz作为激光雷达供应商,这个合作关系将被锁定在该车型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通常是5-7年)。更换供应商意味着要重新进行漫长的测试、验证和设计工作,成本极高。因此,每一个赢得的“Design-in”(设计定点),都像是一份长期的、可预测的收入合同。截至目前,Innoviz已经获得了业内领先的定点合同,其公布的远期订单总额(Forward-looking Order Book)是衡量其未来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除了直接与宝马、大众等汽车巨头合作,Innoviz还与麦格纳(Magna)这样全球顶级的一级供应商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这种强强联合不仅证明了其技术的可靠性,也帮助其更快地融入复杂的汽车供应链。

风险的“显微镜”:价值投资者需要警惕什么?

正如本杰明·格雷厄姆 (Benjamin Graham) 所教导的,聪明的投资者不仅要看到机会,更要对风险有清醒的认识。投资Innoviz这样的公司,如同在风浪中航行,机遇与风险并存。

漫长的商业化之路

Innoviz目前仍处于大规模商业化的前夜。虽然手握巨额订单,但这些订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和利润还需要数年时间。在此期间,公司需要持续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和产能扩张,这意味着它将在一段时间内处于“烧钱”状态。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其现金流(Cash Flow)状况和烧钱率(Burn Rate),确保公司有足够的资金撑到“黎明”的到来。这需要极大的耐心,任何期望“一夜暴富”的想法都是危险的。

激烈的“军备竞赛”

激光雷达赛道群雄逐鹿,战况激烈。

SPAC上市的“原罪”?

Innoviz通过SPAC方式上市,这在2020-2021年的科技股热潮中非常普遍。然而,许多SPAC公司在上市后面临股价大幅下跌的窘境,原因是其上市时往往伴随着过于乐观的财务预测和偏高的估值。因此,投资者在分析Innoviz时,应对其上市之初的宣传材料保持一份理性的审视,更多地依赖于公司后续实际的经营成果和合同落地情况,而不是当初描绘的“PPT蓝图”。

写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录

那么,作为一名信奉价值投资的普通人,我们该如何看待Innoviz这样的公司呢?

投资成长股的“价值”视角

查理·芒格 (Charlie Munger) 曾说:“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一家伟大的公司,要比用便宜的价格买入一家普通的公司好得多。” 这句话完美地诠释了价值投资的精髓。投资Innoviz,正是在实践这一理念。它不是传统意义上拥有稳定盈利和低市盈率(P/E Ratio)的“烟蒂股”,而是投资于其未来可能成为“伟大公司”的潜力。关键在于,你是否能以一个“合理的价格”买入,而这个价格必须为你可能犯的判断错误留出足够的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

如何为Innoviz这样的公司估值?

对一家尚未盈利的成长型科技公司进行估值是极具挑战性的。传统的估值模型在此几乎失效。普通投资者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模糊的正确”判断:

  1. 订单规模与质量: 密切跟踪公司公布的“远期订单总额”。这个数字是其未来收入的先行指标。同时,要分析订单的客户是谁,是大众、宝马这样的顶级车企,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含金量完全不同。
  2. 技术与市场地位: 通过行业报告、技术对比等方式,判断Innoviz的技术是否真的具备领先优势和成本效益。它在与Luminar等对手的竞争中,是处于攻势还是守势?
  3. 管理层执行力: 创始团队的技术背景固然耀眼,但将技术转化为成功的商业产品更考验管理层的执行能力。关注他们是否能按时、按预算完成项目,是否能持续赢得新合同。
  4. TAM(潜在市场总规模): 自动驾驶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哪怕Innoviz最终只占据其中一小部分份额,其成长空间也相当可观。你的任务是估算一个合乎逻辑的未来市场份额,并以此为基础倒算出公司的大致价值。

结论:是未来的“公路之王”还是“明日黄花”?

Innoviz是一张押注自动驾驶未来的“彩票”,但它是一张经过精心计算、有基本面支撑的彩票。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Innoviz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案例研究: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新兴行业中,运用价值投资的原则去分析和决策。这需要投资者具备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的眼光和长远布局的耐心。投资Innoviz,你投资的不是它今天的财报,而是对一群顶尖工程师能在未来十年重新定义人类出行方式的信念。这本身,就是投资最激动人心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