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Lambert Pharmaceutical Company

兰伯特制药公司 (Lambert Pharmaceutical Company),是一家曾在20世纪初大放异彩的美国制药企业,其名字在今天的资本市场早已不见踪影,但它留下的商业传奇和投资案例,却像其明星产品——Listerine(李施德林)漱口水一样,味道“冲劲十足”,让后世的价值投资者们回味无穷。对于学习价值投资的普通人来说,兰伯特公司不仅是一家历史上的公司,更是一个鲜活的教科书式案例。它被一代投资宗师Philip Fisher(菲利普·费雪)在其传世之作《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中译名《怎样选择成长股》)中反复提及,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强大的经济护城河、如何运用“scuttlebutt”(闲聊法)进行调研,以及长期持有一家卓越公司所能带来的惊人回报。

故事的开端:一瓶漱口水和一个“百年骗局”?

兰伯特公司的故事,必须从一瓶如今遍布全球超市货架的漱口水——李施德林讲起。

李施德林的“前世今生”

李施德林最初并非为口腔护理而生。它诞生于19世纪末,由一位名叫约瑟夫·劳伦斯的医生发明,配方灵感来源于英国外科医生约瑟夫·李斯特的消毒理论。因此,它最早的身份是强效外科手术消毒剂,也被用来清洁地板、治疗淋病,甚至作为头皮屑的治疗方案。它的应用场景五花八门,但始终不温不火,直到兰伯特家族接手并开启了一段堪称市场营销殿堂级的操作。

“发明”一个问题,然后卖给你解决方案

20世纪20年代,兰伯特公司的营销天才们做了一件石破天惊的事情:他们没有去寻找有需求的客户,而是直接“创造”了一个需求。 他们从一个晦涩的医学词汇“Halitosis”入手,将其翻译为极具社交杀伤力的词——“口臭”。在此之前,口臭虽然客观存在,但很少被公众当作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社交或健康问题。兰伯特公司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将口臭描绘成一种令人尴尬、阻碍个人事业成功和爱情甜蜜的“社交癌症”。广告中充斥着这样的场景:美丽的女孩因为口臭而始终无法得到心上人的青睐;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因为口臭而在面试中屡屡碰壁。 这些广告精准地击中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社交焦虑。紧接着,兰伯特公司顺理成章地推出了唯一的、最佳的解决方案——李施德林漱口水。广告语“Even your best friends won't tell you”(即使是你最好的朋友也不会告诉你)成为经典。通过这波操作,兰伯特公司几乎是凭空创造了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全新市场,并让李施德林成为了这个市场的绝对统治者。 这种强大的品牌营销,为兰伯特公司构建了第一道,也是最坚固的一道护城河。消费者购买的早已不是那瓶成分简单的乙醇、桉叶油素、薄荷醇和水杨酸甲酯的混合液体,而是一种社交自信和心理安慰。

菲利普·费雪的慧眼:从漱口水中看到的“增长股”

当华尔街的分析师们还在为兰伯特公司的财务报表争论不休时,成长股投资之父菲利普·费雪却看到了数字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费雪的投资哲学核心在于寻找那些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超级明星股”,并长期持有它们。他著名的“15个要点”投资清单,就包含大量关于企业质地、管理层能力和行业地位等非量化因素的考察。兰伯特公司,正是他运用这套哲学体系发掘出的完美标的。

“闲聊法”的威力

费雪认为,仅仅阅读公司年报和财务数据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了解一家公司,投资者必须像侦探一样,通过各种渠道去拼凑信息。他将这种独特的调研方法称为“闲聊法”(Scuttlebutt)。我们可以想象,费雪当年是如何通过“闲聊法”来调研兰伯特公司的:

通过这些看似琐碎的“闲聊”,费雪得以穿透财报的迷雾,触摸到兰伯特公司业务的真正核心:一个凭借卓越营销建立起来的、拥有强大消费者心智占有率的超级品牌。即使后来有法庭判决指出李施德林的配方并非秘密,也无法动摇其市场地位,因为消费者信任的是品牌,而不是配方。

超越数字的商业洞察

费雪从兰伯特公司身上看到了几点非凡的特质,这些特质是成长股的典型标志:

  1. 持续增长的市场: 公司不仅主导了一个市场,更创造了这个市场,并有能力不断扩大它。
  2. 高利润率: 凭借品牌溢价,公司享有远高于普通产品的利润空间。一瓶成本极低的漱口水,可以卖出很高的价格。
  3. 卓越的研发和营销能力: 这里的“研发”更多体现在市场营销的创新上,公司持续不断地通过广告强化品牌形象。
  4. 正直且富有远见的管理层: 能够策划并执行如此成功的长期战略,管理层的能力不言而喻。

这些定性层面的优势,在费雪看来,远比一两个季度的市盈率(P/E)波动要重要得多。

华纳的收购与“费雪式”的胜利

费雪的洞察力很快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兰伯特公司的巨大成功和稳定的现金流吸引了其他行业巨头的目光。 1955年,另一家制药巨头Warner-Lambert(华纳-兰伯特)公司以换股的方式收购了兰伯特制药公司。对于像费雪这样早期买入并坚定持有的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胜利。他们的兰伯特公司股票,被转换成了规模更大、业务更多元的华纳-兰伯特公司的股票。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费雪投资哲学的精髓之一,就是“不要轻易卖掉一家卓越公司的股票”。他认为,找到一家伟大的公司极其困难,因此一旦找到,就应该尽可能长久地持有它,享受其复利增长的果实。 如果一位投资者在当年持有兰伯特公司的股票,并在收购后继续持有华纳-兰伯特的股票,那么他的财富之旅还将继续。华纳-兰伯特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继续成长,旗下拥有众多知名品牌。而在2000年,全球制药业巨头Pfizer(辉瑞)又收购了华纳-兰伯特公司。 这意味着,一笔最初投向兰伯特制药公司的资金,经过两次成功的并购,最终会变成全球最大制药公司之一的辉瑞公司的股份。从一瓶漱口水开始,这笔投资的价值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通过企业自身的成长和资本市场的整合,实现了惊人的复利增长。这正是“与卓越同行,让时间成为朋友”的最佳范例。

兰伯特制药教给我们的投资启示

作为《投资大辞典》的读者,我们无法穿越回去购买兰伯特公司的股票,但这个百年之前的商业故事,为我们今天的投资实践提供了四条极其宝贵的启示。

启示一:寻找坚不可摧的“经济护城河”

Warren Buffett(沃伦·巴菲特)常常将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比作“经济护城河”。兰伯特公司的故事,就是关于品牌护城河的完美教学。

启示二:超越财报的“闲聊法”

费雪的“闲聊法”告诉我们,投资研究绝不能仅仅是坐在电脑前分析数据。真正的洞察力来自于对商业世界第一手的、全方位的感知。

启示三:发现“创造需求”的企业

兰伯特公司最令人惊叹之处,在于它定义问题并创造市场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商业世界中极为罕见,也极为珍贵。

启示四:与卓越同行,让时间成为朋友

兰伯特公司的长期股权演变史,是对“长期持有”理念的最好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