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Medarex

Medarex是一家在地图上已经消失的生物技术公司,但它在投资界,尤其是在价值投资圈,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是一家专注于研发抗体药物的先驱,其核心技术是利用转基因小鼠平台(UltiMAb®)产生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简单来说,它创造了一只能直接生产出可用于人体的“超级抗体”的“超级老鼠”,彻底改变了免疫疗法的格局。2009年,它被制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 (Bristol-Myers Squibb) 以24亿美元收购。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Medarex不仅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更是一个教科书级的投资案例,完美诠释了如何用价值投资的眼光,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生物科技领域,挖掘出拥有强大护城河和巨大上涨潜力的十倍股

Medarex的发家史:一只“超级老鼠”的传奇

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密的国家,免疫系统是这个国家的军队,而抗体就是军队里的“精确制导导弹”,能够精准识别并消灭入侵的敌人(如病毒、癌细胞)。早期的抗体药物,大多来源于老鼠,这就像给我们的军队配备了外国制造的导弹。虽然也能用,但很容易被我方的雷达系统(免疫系统)识别为“非我族类”,从而引发排斥反应,不仅药效打折,副作用还很大。 Medarex的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天才的解决方案:为什么不让老鼠直接造出“国产导弹”呢? 他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老鼠体内生产抗体的基因“删除”,然后植入人类的抗体基因。这样一来,这只经过改造的“超级老鼠”在受到刺激后,其免疫系统生产出来的就不再是鼠源抗体,而是100%的人源抗体。这些抗体可以直接用于人体治疗,几乎不会产生排异反应,效果和安全性都得到了革命性的提升。这个伟大的技术平台,就是大名鼎鼎的 UltiMAb®。 拥有了这只“会下金蛋的超级老鼠”,Medarex打造了一个极为聪明的商业模式

这种“自研+授权”的双轮驱动模式,让Medarex的业务兼具了稳定性和爆发力。授权业务像一条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小河,为高风险的新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大大增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价值投资的经典案例:为何它能成为“十倍股”?

Medarex的故事之所以在投资界被奉为经典,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著名投资人莫尼什·帕伯莱 (Mohnish Pabrai)。帕伯莱是查理·芒格的忠实信徒,以其“憨夺型投资”理念而闻名。他在2000年代初大举投资Medarex,并最终获得了超过十倍的回报。他并非生物学专家,那他是如何从这家复杂的公司中看到黄金机会的呢?答案就在于经典的价值投资框架。

护城河:难以复制的技术平台

沃伦·巴菲特常说,他寻找的是拥有宽阔且持久“护城河”的企业。Medarex的护城河并非某一款特效药,而是其背后的整个UltiMAb®技术平台。

帕伯莱敏锐地意识到,Medarex做的不是淘金的生意,而是在淘金热中卖铲子、卖牛仔裤的生意。无论哪家合作药企的单一药物研发成功或失败,只要整个行业对抗体药物的需求在增长,Medarex作为“军火商”就能稳定地赚钱。

安全边际:被低估的“彩票”组合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寻找安全边际,即以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帕伯莱对Medarex的估值堪称艺术。 他将公司拆分为两个部分来看:

  1. 第一部分:稳定现金牛业务。 这是公司的技术授权业务。帕伯莱仔细分析了Medarex与各大药厂签订的合同,估算了未来可以收到的授权费、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这部分业务的现金流相对稳定且可预测。他发现,仅这部分业务的价值,就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当时Medarex的整体市值。这意味着,他买入Medarex,相当于只花钱买了它的“收租”业务,而公司的另一部分核心资产,是白送的。
  2. 第二部分:免费的“超级彩票”。 这部分“白送”的资产,就是Medarex自家的产品管线。管线里有一系列正在研发中的新药,其中就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Ipilimumab(商品名:Yervoy)和Nivolumab(商品名:Opdivo)。每一个在研药物,都像一张彩票。它们有可能会因为研发失败而变得一文不值,但只要有一个成功了,就可能带来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价值。

这种估值思路,完美诠释了帕伯莱在《憨夺型投资者》 (The Dhandho Investor) 中提到的理念:“正面,我赢;反面,我损失不大。”(Heads, I win; tails, I don't lose much.) 买入Medarex,最坏的情况,是自研药物全部失败,但光靠授权业务的稳定收入,股价也有了坚实的底部支撑,亏损有限。而一旦任何一款重磅药物研发成功,或者整个公司被溢价收购,那将是巨额的回报。这正是赔率极不对称的绝佳投资机会。

能力圈与逆向投资

有人会问,帕伯莱不懂复杂的生物科学,怎么敢投资Medarex?这恰恰体现了能力圈原则的灵活运用。 帕伯莱没有假装自己是科学家,他没有去钻研某个抗体分子的作用机理。他聚焦于自己能理解的领域: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和财务状况。他看懂了Medarex“卖铲子”模式的巧妙之处,看懂了其技术平台的护城河有多深,看懂了其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的健康程度。 在当时,大多数传统的价值投资者对烧钱的生物科技公司避之不及,认为其风险太高,无法估值。帕伯莱的这笔投资,是一次典型的逆向投资。他在市场的偏见和恐惧中,冷静地运用基本原则,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价值。

Medarex带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Medarex的故事已经尘封,但它留给我们的投资智慧永不过时。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以下宝贵的经验:

在许多热门且快速变化的行业中,与其去赌哪家公司能最终胜出,不如投资那些为所有参与者提供核心工具或服务的“卖铲人”。在芯片行业,押注哪家手机厂商会赢很难,但为所有厂商提供光刻机的ASML却能坐享其成。在电商领域,与其猜测哪个品牌能成为爆款,不如投资提供物流和云计算服务的平台。这类公司的商业模式往往更稳健,风险更分散。

优秀的投资,往往不是“高风险、高回报”,而是“低风险、高回报”。我们要像帕伯莱一样,学会在投资中寻找那些下行风险可控,但上行潜力巨大的机会。在分析一家公司时,多问问自己:最坏的情况会怎样?我最多会损失多少?而如果一切顺利,最好的情况又是什么?我可能会赚多少?只有当潜在回报远大于潜在亏损时,才值得我们下注。这一思想也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反脆弱”理念不谋而合。

“待在能力圈内”是投资的金科玉律,但这不意味着故步自封。我们完全可以在不越出边界的前提下,有策略地拓展认知。投资科技公司,你不必成为一名工程师,但你需要理解它的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它的护城河在哪里,它的客户为何选择它。像帕伯莱一样,将复杂的专业问题,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的商业常识问题,是每一位投资者都应具备的能力。

帕伯莱持有Medarex多年,才最终迎来了百时美施贵宝的收购,获得了惊人的回报。价值的发现和实现,都需要时间。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一家公司的真正价值,或许会被市场忽略数年之久。投资的挑战,往往不在于找到伟大的公司,而在于找到之后,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念去持有它,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