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son Coors(Molson Coors Beverage Company)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啤酒和饮料公司,其历史根植于北美最古老的两家啤酒厂。作为全球最大的啤酒制造商之一,它旗下拥有众多家喻户晓的标志性品牌,如在美国市场广受欢迎的Coors Light(银子弹)和Miller Lite,以及在加拿大备受青睐的Molson Canadian。对于价值投资的信徒而言,Molson Coors提供了一个教科书般的案例:一个身处成熟甚至略显“无聊”行业的巨头,如何凭借其深厚的护城河、战略性的并购以及审慎的资本配置,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为股东创造价值。它的故事并非关于颠覆性技术的爆发式增长,而是一曲关于品牌、规模、现金流以及在合适价格买入优质资产的经典价值颂歌。
Molson Coors今天的庞大规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两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啤酒家族,通过一系列精明的合并与收购,历经数十年精心打造而成。
故事的两大主角都拥有令人尊敬的悠久历史。Molson(摩森)公司于1786年由约翰·摩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创立,是北美最古老的啤酒厂。而Coors(康盛)公司则由阿道夫·康盛于1873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戈尔登市建立。这两家公司在各自的国家都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和分销网络,并且长期以来都由创始家族牢牢掌控。 进入21世纪,全球啤酒行业掀起了整合浪潮。以比利时的英博(InBev)和美国的Anheuser-Busch为代表的巨头通过不断并购,规模日益庞大,给区域性参与者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为了抱团取暖,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Molson和Coors这两大家族企业在2005年决定进行一场“对等合并”(Merger of Equals),Molson Coors Brewing Company由此诞生。这次联姻不仅整合了双方在加拿大和美国的市场优势,更重要的是,为公司未来的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合并后的Molson Coors并未停下脚步。2008年,它与当时的另一啤酒巨头SABMiller在美国成立了一家名为MillerCoors的合资公司,共同运营双方在美国的业务。Molson Coors持有该合资公司42%的股份,SABMiller持有58%。这一举措有效地整合了资源,以对抗当时在美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Anheuser-Busch。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16年。全球啤酒行业的“巨无霸”Anheuser-Busch InBev(百威英博)宣布斥巨资收购SABMiller。这笔“世纪交易”引发了全球监管机构的反垄断审查。为了获得美国司法部的批准,AB InBev被迫同意剥离SABMiller在美国的所有业务——也就是其持有的MillerCoors合资公司58%的股份。 这对于Molson Coors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公司果断出手,以1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部分股权,从而100%控股了MillerCoors。这次收购极具战略意义:
尽管这次收购让公司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但它从根本上重塑了Molson Coors的业务版图,使其成为一个更加强大、更加一体化的竞争者。这一决策充分体现了价值投资大师巴菲特所说的:“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当市场因为行业整合的不确定性而动荡时,Molson Coors的管理层抓住了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买下了一项极具价值的核心资产。
理解了Molson Coors的由来,我们再来看看支撑这个啤酒帝国的核心支柱——它的商业模式和护城河。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寻找拥有宽阔且持久“护城河”的优秀企业,Molson Coors恰好具备这些特质。
当然,没有一成不变的护城河。Molson Coors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北美主流啤酒品类的消费量持续下滑。一方面,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口味日益多样化,转向了葡萄酒、烈酒以及各种风味的精酿啤酒。另一方面,健康意识的提升也让一部分消费者减少了酒精摄入。 面对这一行业性的逆风,Molson Coors的管理层展现了积极的应变能力。2019年,公司宣布了一项重大的振兴计划,并正式将公司名称从“Molson Coors Brewing Company”更改为“Molson Coors Beverage Company”。这一字之差,意义深远,标志着公司决心超越传统啤酒业务,向一个更全面的饮料公司转型。 其转型策略主要包括:
这种主动求变的姿态,对于一个“百年老店”来说至关重要。它向投资者表明,公司管理层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在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为未来的增长寻找新的引擎。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Molson Coors是一个绝佳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经典的角度来剖析它。
传奇投资家彼得·林奇曾说,他偏爱那些业务简单、甚至有些“无聊”的公司。啤酒生意正是如此。它不像科技公司那样日新月异,但它的优点在于需求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无论经济是繁荣还是衰退,人们总会喝啤酒。这种消费必需品的属性,为公司带来了持续、稳定的经营现金流。 这种强大的自由现金流生成能力,是价值投资者眼中最迷人的特质之一。它意味着公司有充足的“弹药”来:
对于追求长期、稳健回报的投资者来说,这种可预测的现金流远比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性感故事”更有吸引力。
在分析Molson Coors时,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是其资产负债表上的债务。2016年为了全资控股MillerCoors,公司承担了巨额负债。因此,评估管理层的资本配置能力,尤其是他们如何处理债务问题,就成了分析的关键。 优秀的管理层会将偿还债务作为首要任务,以降低财务风险、减少利息支出,从而将更多的现金流释放出来用于创造股东价值。自收购以来,Molson Coors的管理层在这方面表现出色,他们持续利用经营所得的现金稳步降低公司的杠杆率。 此外,资本配置还体现在对股息政策的处理上。在2020年新冠疫情带来巨大不确定性时,公司曾暂停派发股息,将现金保留下来以应对危机和偿还债务。当业务企稳后,公司又恢复了股息派发。这种审慎而灵活的决策,虽然短期内可能不受偏爱股息的投资者欢迎,但从长期来看,是保护公司财务健康、对全体股东负责任的表现。
价值投资的精髓,是用合理或便宜的价格买入好公司。Molson Coors由于身处增长缓慢的行业,且背负债务,其估值在市场上往往受到压制,很少会像科技股那样享受高市盈率(P/E Ratio)。 对于这类成熟的、资本密集型的公司,除了市盈率,使用EV/EBITDA(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这一指标进行估值通常更为有效。因为它剔除了不同公司间因资本结构(债务水平)和税收政策不同而造成的影响,能更公允地反映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 投资者需要做的,是将Molson Coors当前的估值与其历史水平、以及与喜力(Heineken)、嘉士伯(Carlsberg)等全球同行的估值进行比较。如果发现其估值显著低于历史均值或同行水平,而其基本面依然稳健甚至正在改善(例如,债务持续下降、新业务增长迅速),那么可能就出现了一个具备安全边际的投资机会。
通过深入剖析Molson Coors,普通投资者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