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N.W.艾尔父子

N.W.艾尔父子 (N. W. Ayer & Son) 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美国广告公司,创立于1869年。乍看之下,一家广告公司似乎与投资领域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它之所以能在《投资大辞典》中占据一席之地,完全是因为一则被“股神”沃伦·巴菲特奉为圭臬的经典商业故事。这个故事完美地诠释了价值投资的核心概念之一——经济护城河,特别是其中最难以捉摸也最为坚固的一种:基于消费者心智的无形品牌资产。通过解读N.W.艾尔父子公司策划的经典案例,投资者可以深刻领悟到,一家伟大公司的真正价值,有时并非记录在财务报表中,而是铭刻在亿万消费者的心中。

巴菲特钟爱的“钻石恒久远”故事

这个投资界津津乐道的故事,主角并非N.W.艾尔父子,而是它的客户——全球钻石巨头戴比尔斯 (De Beers)。故事的核心,是一句由N.W.艾尔父子创造的,堪称史上最成功的广告语。

故事的开端:拯救戴比尔斯

时间回到20世纪30年代末,世界经济正笼罩在“大萧条”的阴影之下。对于戴比尔斯公司而言,日子尤其艰难。钻石,作为一种昂贵的奢侈品,在经济凋敝、人人节衣缩食的年代,其销量一落千丈。更糟糕的是,在当时的社会观念里,钻石仅仅是富豪们炫耀财富的饰品,与普通人的生活毫无关联。订婚信物的主流是各式各样的宝石,钻石远非首选。 为了扭转颓势,戴比尔斯找到了当时美国顶尖的广告公司——N.W.艾尔父子。他们提出的要求看似简单,却又极其困难:改变美国乃至全世界消费者对钻石的看法,让它从一种可有可无的奢侈品,变成一种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天才的诞生:“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N.W.艾尔父子接下了这个挑战。他们深知,单纯地宣传钻石的克拉、净度或切工是无效的,因为这仍然停留在“物”的层面。他们需要为钻石赋予超越其物理属性的情感价值和文化意义。 1947年,N.W.艾尔父子的一位年轻女文案弗朗西斯·格雷蒂(Frances Gerety)在深夜的截稿压力下,草草写下了一句广告语,她自己当时甚至觉得平平无奇。这句广告语就是:“A Diamond is Forever”。 谁也没有想到,这句后来被《广告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佳广告语”的口号,拥有石破天惊的力量。它被精妙地翻译成中文:“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这句口号的 genius 之处在于:

这场持续数十年的营销战役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钻石订婚戒指的观念深入人心,戴比尔斯的销售额一飞冲天,其在全球钻石市场的垄断地位也因此变得坚不可摧。

从广告口号到投资护城河

这个精彩的商业故事,在巴菲特的眼中,演变成了一堂生动的投资课。他多次在致股东的信和公开演讲中引用这个案例,用以阐释他投资理念中最重要的概念。

巴菲特如何解读这个故事?

巴菲特认为,N.W.艾尔父子为戴比尔斯构建的,远不止是一次成功的营销,而是一条宽阔、深邃、且几乎无法逾越的经济护城河。 他指出,竞争对手可以开采出物理特性完全相同的钻石,甚至可以卖得更便宜,但他们无法轻易复制或摧毁“钻石=永恒的爱”这个在消费者心智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当一位男士单膝跪地,向心上人献上一枚钻戒时,他购买的不仅是钻石本身,更是那个被N.W.艾尔父子精心植入文化的“承诺”的象征。 这条护城河并非由专利技术、政府特许或规模优势构成,而是由一种强大的无形资产——品牌和它所代表的文化观念——构成的。这种护城河看不见、摸不着,却比任何有形的壁垒都更加坚固。

无形资产:最宽阔的护城河

价值投资的框架里,无形资产是构建顶级护城河的关键要素。它指的是那些没有实体形态,但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资产。N.W.艾尔父子的故事,正是无形资产力量的极致体现。 类似拥有这种“心智护城河”的伟大公司还有很多:

这些公司的共同点是,它们的产品或服务都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了一个独特且牢固的位置,我们称之为“心智产权”。这种产权一旦建立,就能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户忠诚度和强大的定价权

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N.W.艾尔父子的故事告诉我们,投资的真谛是理解一门生意的本质,而不仅仅是分析财务数据。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可以从中获得以下几点实用的启示。

如何寻找“钻石恒久远”式的企业?

寻找拥有强大无形资产护城河的公司,需要我们像一位商业分析师一样思考,而不是像一个会计师。

关注品牌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很多线索。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当一个公司的品牌名成了一个品类的代名词时,这通常意味着它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了一条强大的护城河。

检验定价权

强大的品牌护城河最终会体现在企业的定价权上。这是巴菲特最为看重的能力之一。你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

警惕“伪护城河”

投资者也需要警惕那些看似存在、实则脆弱的“伪护城河”。

结语:投资于心智,而非物质

N.W.艾尔父子的故事,是投资领域一则永不过时的寓言。它深刻地揭示了,商业竞争的终极战场,不在于工厂、不在于渠道,而在于消费者的心智。一家公司最宝贵的资产,可能并不是资产负债表上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机器设备或专利,而是它在长年累月中,通过卓越的产品、服务和沟通,在人们心中建立起来的信任、偏好与情感联结。 作为一名价值投资者,我们的任务就是去发现那些成功占据了消费者“心智产权”的伟大企业,在价格合理时买入,并长期持有。因为这样的企业,才真正有潜力像戴比尔斯的钻石一样,恒久远,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