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浩瀚架构,全称为可持续体验架构(Sustainable Experience Architecture),是由吉利控股集团历时4年,投入超过180亿人民币自主研发的原生纯电架构。请注意,它不是一款具体的汽车,而是一个高度灵活、可扩展的电动汽车“底盘+电子电气”的整体解决方案。您可以将它想象成智能手机界的Android或iOS系统——一个强大的底层基础,在此之上,可以开发出形态各异、功能丰富的应用程序(也就是各式各样的电动汽车)。这个架构的诞生,标志着传统汽车制造商向智能化、平台化、生态化转型的关键一步,也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观察汽车行业变革的绝佳窗口。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架构”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些遥远和抽象。别担心,我们可以用一个非常有趣的比喻来理解它:乐高积木。 想象一下,在浩瀚架构出现之前,很多车企造电动车,尤其是一些传统车企的早期产品,采用的是一种叫做“油改电”的策略。这就像你有一个设计精巧的古典帆船模型,现在你想把它改造成一艘核动力航母。你可以在甲板上硬塞一个“核反应堆”(电池包),把船帆换成“雷达”(传感器),但船体的基本结构是为风帆和水流设计的,不是为飞机起降和高速巡航设计的。结果可想而知:空间局促、重心不稳、性能受限,到处都是妥协。 而浩瀚架构这样的原生纯电架构,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它就像是专门为搭建未来交通工具而设计的、一整套全新的乐高积木。这套积木从一开始就没考虑过要安装内燃机、变速箱和排气管,它的每一块“积木”——比如电池仓、电动机位、悬挂接口、电子电气接口——都是为了服务于“电”而生。
这套“未来乐高”之所以强大,主要得益于它的几个核心特性:
理解了浩瀚架构是什么,我们更关心的是,它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这正是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沃伦·巴菲特等投资大师所强调的,寻找拥有宽阔“护城河”的伟大公司。浩瀚架构,正是吉利为自己在汹涌的电动化浪潮中挖掘的一条深邃的护城河。
造车是一项极其“烧钱”的业务,其中平台研发的成本更是天文数字。一个全新的汽车平台,动辄需要投入上百亿的资金和数年的时间。
对于投资者而言,成本领先是企业最可靠的护城河之一。它意味着企业在价格战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或者在同等价格下拥有更高的利润率,从而在长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购买优秀的公司,而优秀的公司必然提供优秀的产品或服务。浩瀚架构直接决定了基于它打造的汽车的产品力上限。
这是浩瀚架构最令投资者兴奋的一点,它展示了一种平台化的商业思维。
作为一名聪明的投资者,我们应该如何将对浩瀚架构的理解,转化为实际的投资决策呢?
总而言之,SEA浩瀚架构不仅仅是吉利汽车的一项技术成就,它更像是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未来的汽车竞争,将不再是单一车型的“肌肉”比拼,而是平台、生态和软件的“智慧”较量。 对于我们价值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我们的分析框架也需要与时俱进。我们需要像拆解乐高玩具一样,去拆解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看透其华丽产品外壳之下的底层架构和核心能力。理解了像浩瀚架构这样的“平台之王”,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住这个时代赋予的、通往未来财富的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