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科恩(Steve Cohen),是当代对冲基金 (Hedge Fund)行业最具争议也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是S.A.C. Capital Advisors的创始人和掌舵者,也是其转型后的Point72 Asset Management的领军人。科恩以其惊人的短期交易能力、对市场信息的极致渴求以及强悍的风险控制而闻名于世,被一些人誉为“交易之神”。然而,他的职业生涯也伴随着巨大的污点——一场席卷其公司的内幕交易 (Insider Trading)丑闻,这使他和他所建立的金融帝国付出了沉重代价。科恩的故事并非典型的价值投资 (Value Investing)教材,但他的经历,无论是辉煌还是挫败,都为我们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一面独特的镜子,映照出市场的人性、信息的价值以及纪律的极端重要性。
史蒂夫·科恩的崛起之路,充满了天赋、勤奋与野心。他并非出身于金融世家,而是在一个中产家庭长大。青少年时期,他对扑克牌的痴迷,无形中锻炼了他评估概率、解读对手心理和在压力下决策的能力——这些技能后来都成为了他在金融市场上的制胜利器。
1978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毕业后,科恩进入了一家名为Gruntal & Co.的小型券商,担任初级交易员。他上班的第一天就为公司赚了8000美元,这在当时堪称奇迹。很快,他便以每天为公司贡献约10万美元利润的速度,成为了公司的明星交易员。这段经历让他声名鹊起,也让他积累了创建自己事业的原始资本和信心。
1992年,科恩用自己的2500万美元资金创立了S.A.C. Capital Advisors。S.A.C.的模式在当时极具创新性。它不像传统的基金那样由一两位基金经理主导,而是采用了所谓的“平台”模式(Pod model)。 科恩搭建了一个由上百个独立的投资组合经理组成的交易网络。每一位经理都管理着一部分资金,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像一个个独立的作战单元。而科恩自己,则坐镇中央,如同战场的总司令。他不仅自己进行大量交易,还密切监控着旗下所有经理的最佳投资想法(best ideas)。他打造了一个信息枢纽,所有最有价值的情报和交易信号都会汇集到他这里,帮助他形成对市场的整体判断,并下达最关键的指令。 这种模式的威力是惊人的。在长达近20年的时间里,S.A.C.取得了年化接近30%的惊人回报率,即使在市场动荡的年份也表现出色。投资者蜂拥而至,为了将资金交给科恩管理,他们甚至愿意支付远高于行业标准(“2和20结构”)的费用——高达“3%的管理费和50%的业绩提成”。在那个时代,史蒂夫·科恩就是华尔街的“点金手”。
与Warren Buffett等价值投资大师“买入并长期持有”的理念截然相反,科恩是一位彻头彻尾的交易者。他的目标不是寻找被低估的公司并与之共同成长,而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从股价的波动中获利。
科恩的投资哲学的核心是信息。他信奉马赛克理论 (Mosaic Theory),即通过收集大量看似无关的、非公开但合法的零碎信息,像拼图一样拼凑出一幅完整的、能够预示股价未来走向的图景。为了获取这种“信息优势”(information edge),S.A.C.不惜血本。
科恩的持仓周期极短,可能只有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钟。他痴迷于“读盘”(tape reading),即通过观察股票的买卖盘口、成交量和价格的细微变化来判断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这种短线交易 (Short-term Trading)风格要求交易者具备钢铁般的神经、闪电般的反应速度和强大的纪律性。科恩每天都沉浸在交易室的屏幕墙前,感受着市场的脉搏,寻找着稍纵即逝的交易机会。 对他而言,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 (Intrinsic Value)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24小时、未来一周内,是什么因素将驱动它的股价上涨或下跌。他追求的是阿尔法 (Alpha),即超越市场基准的超额收益,而信息的领先性就是他获取阿尔法的最主要武器。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对信息的极致渴求,最终让S.A.C.帝国越过了法律的红线。 从21世纪初开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就盯上了科恩和他的S.A.C.。监管机构怀疑,该公司惊人的业绩并非完全来自合法的信息收集和过人的交易技巧,而是建立在系统性的内幕交易之上。 调查持续了近十年,多名S.A.C.的前员工被起诉并定罪。其中最著名的案件是前投资组合经理Mathew Martoma的内幕交易案。Martoma通过一名医生,提前获取了一款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的负面试验结果。在信息公布前,S.A.C.疯狂抛售了相关制药公司的股票,并建立了大量空头头寸,从而避免了巨额亏损并大赚一笔,涉及金额高达2.75亿美元。 这起案件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尽管监管机构始终未能找到直接证据将科恩本人定罪,但他们指控科恩作为公司的管理者,未能有效监督员工,从而导致了大规模的内幕交易行为。 最终,S.A.C. Capital Advisors在2013年承认了证券欺诈罪,并同意支付高达18亿美元的天价罚金,创下了当时内幕交易案的罚款纪录。公司被迫关闭,向所有外部投资者返还资金。科恩本人则被禁止在2018年之前管理任何外部客户的资金。曾经叱咤风云的对冲基金帝国,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虽然S.A.C.不复存在,但科恩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他将S.A.C.的剩余资产(主要是他自己和部分员工的资金,总额约110亿美元)重组为一个家族办公室 (Family Office),并将其更名为Point72 Asset Management。 在被禁赛的几年里,科恩卧薪尝胆,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2018年,禁令解除,科恩和他的Point72满血归来。凭借他个人的声望和全新的公司形象,Point72迅速从外部投资者那里募集了数十亿美元资金,再次成为对冲基金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如今的科恩,除了管理基金,还将触角伸向了其他领域。2020年,他斥巨资收购了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New York Mets队,成为了球队老板。这位曾经神秘的华尔街巨鳄,正以一种更加公开和多元的形象,书写着他人生的新篇章。
史蒂夫·科恩的职业生涯如同一部惊心动魄的大片,充满了戏剧性的起伏。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尤其是信奉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来说,他的故事并非一个值得模仿的榜样,但却包含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科恩的成功和失败都源于对信息的极致追求。这告诉我们,信息在投资中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然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试图通过打探小道消息或寻找“内幕”来获取优势,不仅不现实,更是通往万丈深渊的捷径。真正的“信息优势”应该来自于比别人更深刻、更全面的公开信息研究,来自于对自己投资标的商业模式、财务状况和行业格局的深度理解,而非依赖于特权信息。
科恩的成功证明,通往罗马的道路不止一条。短线交易也可以创造巨额财富。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投资者就应该去模仿。科恩的模式需要庞大的团队、尖端的技术、天量的资金和超凡的个人天赋,这些都是个人投资者无法企及的。最重要的启示是:你必须找到并坚守适合自己性格、资源和能力的投资体系。如果你是价值投资者,就不应为短期的市场波动而焦虑;如果你不擅长高频交易,就不要轻易尝试。认清自己,远比盲目模仿大师更重要。
尽管风格激进,但科恩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风险管理 (Risk Management)大师。他最著名的原则之一就是“快速认错,减少损失”。当一笔交易的方向与他的判断相悖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止损离场。这一点对所有投资者都至关重要。投资不是比谁赚得多,而是比谁活得久。学会控制亏损,不让小错误演变成大灾难,是投资长跑中最重要的生存法则。
S.A.C.的覆灭是一个深刻的警示。在追求超额收益(阿尔法)的巨大诱惑面前,即使是顶级的专业机构也可能迷失方向,触碰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合法合规、诚实守信的原则。一项能让你夜夜安枕的投资,远比一个可能带来麻烦的暴富机会更有价值。投资是一场修行,守住本心,方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