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是一款跨平台的即时通讯软件,由俄罗斯兄弟Pavel Durov(帕维尔·杜罗夫)和Nikolai Durov(尼古拉·杜罗夫)在2013年创立。其核心特性是强调通信的速度、安全与隐私。与许多主流通讯应用不同,Telegram将自身定位为一个抵制政府审查、保护用户言论自由的平台,并长期以非盈利模式运营,这使其在商业世界中成为一个独特而又充满争议的研究案例。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Telegram不仅是一个技术产品,更是一个关于商业模式、护城河、创始⼈理念与现实世界激烈碰撞的生动教材。它的故事挑战了我们对“好公司”的传统定义,并引发了关于增长、盈利与使命之间如何平衡的深刻思考。
要理解Telegram,就必须先了解它的创始人——帕维尔·杜罗夫。这位被称为“俄罗斯的马克·扎克伯格”的创业天才,在创办Telegram之前,已经成功打造了俄罗斯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VKontakte (VK)。然而,正是这次成功的创业经历,直接催生了Telegram的诞生。 2011年,随着俄罗斯国内政治局势紧张,政府开始要求VK关闭反对派社区并交出组织者的个人数据。杜罗夫坚决拒绝了这一要求,他认为保护用户隐私和言论自由是社交平台的基石。这次对抗使他与克里姆林宫的关系急转直下。最终,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杜罗夫被迫出售其持有的VK股份,并永久离开了俄罗斯。 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一个中心化的、受制于特定国家法律的通讯平台,根本无法真正保障用户的自由。于是,他和他的哥哥尼古拉(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和程序员,设计了Telegram的底层加密协议MTProto)一起,决心创造一个不受任何政府控制的“数字避难所”。 Telegram的创立哲学,可以被概括为以下几点:
这种近乎理想主义的哲学,让Telegram赢得了全球数亿用户的追捧,尤其是在那些对隐私和自由有强烈诉求的地区和人群中。它成为了一个信息自由流动的“法外之地”,也因此被誉为“数字世界的瑞士”。
对于遵循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来说,Telegram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分析对象。它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极高的用户粘性和强大的品牌认同,这些都是构成一家伟大公司的潜在要素。然而,它模糊的盈利模式、巨大的监管风险和浓厚的创始人个人色彩,又让它与沃伦·巴菲特所偏爱的那种业务简单、现金流稳定的“收费桥”式企业相去甚远。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评估一家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并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但对于Telegram,这条路从一开始就布满迷雾。
对于投资者而言,Telegram的盈利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它的付费订阅和广告业务能否产生足够的利润来支撑其庞大的运营,并创造可观的股东回报?这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一家公司能否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取决于其护城河的宽度和深度。Telegram的护城河既独特又复杂。
尽管潜力巨大,但投资Telegram(如果未来它选择上市)意味着必须直面以下三个巨大的风险。
作为一个非典型的商业案例,Telegram为我们普通投资者提供了几条极为宝贵的启示,这些启示超越了分析一家公司本身,更关乎我们的投资哲学。
Telegram无疑是一个拥有亿万忠实用户的好产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家坚守理想的“好公司”。但一个好的投资标的,不仅需要好的基本面,还需要合理的价格和可预测的未来。Telegram在后两点上存在巨大疑问。这提醒我们,不要因为喜爱某家公司的产品或认同其理念,就盲目地认为它的股票也是一笔好投资。这是本杰明·格雷厄姆反复告诫的,投资是商业行为,而非粉丝行为。
Telegram最核心的资产是其代表“自由”的品牌形象,这是一种强大的无形资产。它告诉我们,在分析一家公司时,不能只看财务报表上的有形资产。品牌、商誉、文化认同同样能构筑起坚固的护城河。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这类资产也极其脆弱。如果Telegram未来为了盈利而大规模引入侵扰性广告,或是在监管压力下放弃隐私保护原则,其品牌价值可能在一夜之间崩塌。
要真正理解并投资Telegram,你需要深入了解地缘政治、网络安全、加密货币、全球监管法规以及创始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超出了绝大多数投资者的能力圈。查理·芒格曾说,投资的诀窍在于“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面对像Telegram这样高度复杂的投资标的,承认它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外,并选择放弃,是一种智慧而非胆怯。
Telegram拥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创业故事:天才创始人、反抗强权、为自由而战。这类拥有完美叙事的公司,通常被称为“故事股 (Story Stock)”。故事本身极具吸引力,容易让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忽略了对企业基本面和估值的理性分析。价值投资者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用数据和逻辑去审视故事的内核,而不是被故事的光环所迷惑。毕竟,再动听的故事,也无法替代坚实的自由现金流和可靠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