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UTM

UTM,全称“信任单位模型”(Unit of Trust Model),是由著名投资家李录先生提出的一个核心估值框架。它并非一个全新的发明,而是对价值投资基石——折现现金流(DCF)模型的一种简化、深化和哲学化。其核心在于,将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定义为它在未来生命周期中所能产生的全部自由现金流的现值总和,这个总和就被视为一个“信任单位”(UTM)。这个模型最大的特点是摒弃了对未来的精准预测,转而追求对企业未来现金流产出的“高度确信”,强调在估值中注入极度的保守主义,从而天然地内嵌了巨大的安全边际。它不仅是一个计算工具,更是一套帮助投资者判断企业确定性、坚守能力圈的思维方式。

UTM的核心思想:信任的度量衡

UTM模型的美妙之处,在于它将复杂的企业估值问题,回归到了一个商业的常识性问题上:我今天投入这笔钱,未来能确定性地收回多少钱? 它是一把尺子,用来度量我们对一家企业未来赚钱能力的“信任”程度。

告别水晶球:从“预测”到“确信”

许多复杂的估值模型,试图通过构建庞大的电子表格,预测公司未来十年甚至更久的收入、利润、增长率等无数变量,仿佛拥有一个可以预知未来的水晶球。但现实是,商业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巴菲特也常说:“预测总是在讲述预测者的故事,而非未来的故事。” UTM恰恰相反,它要求投资者放弃扮演“预言家”的角色,而是成为一名“检察官”。你不需要去预测企业明年能增长20%还是25%,你需要的是基于对企业历史经营记录、商业模式、行业格局的深度理解,找到一个你几乎可以100%确信的企业未来能够持续产生的、保守的现金流数字。这种从“模糊的正确”到“精确的错误”的转变,正是UTM思想的精髓,它迫使我们将投资决策建立在“确信”而非“预测”之上。

什么是“一单位信任”?

想象一下,你打算买下一个苹果园。你该出多少钱?一个理性的买家会估算这个果园在未来每年能稳定产出多少箱苹果(带来多少现金收入),然后将这些未来的收入折算成今天的价值。这个总价值,就是你愿意为果园支付的最高价格。 在UTM模型中,“一单位信任”就相当于这个苹果园的总价值。它代表了一家公司从现在到“永续经营”的终点,所能产生的所有自由现金流,经过一个合理的折现率折算到今天的总和。 这里的关键概念有两个:

如何构建你的UTM估值模型

UTM的迷人之处在于它的简洁。一个普通投资者,只要掌握了核心思想,用一支笔、一张纸就能完成一个基础的UTM估值。

第一步:寻找“价值的锚”——永续自由现金流

这是整个估值过程的基石。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能够代表公司长期、稳定盈利能力的自由现金流数字。这个数字不应该是公司历史上表现最好的一年,也不应该是管理层画出的大饼,而是一个经过“逆境测试”的、保守的、可持续的数字。 如何寻找?

  1. 翻阅财报: 查看公司过去5到10年的现金流量表,计算出每年的自由现金流(通常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去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2. 剔除异常: 观察这些数字的波动性。有没有某一年因为出售资产而导致现金流暴增?有没有某一年因为大型投资而导致现金流锐减?我们需要对这些“噪音”进行平滑处理,比如取多年平均值或中位数。
  3. 保守原则: 最终选择的数字(我们称之为 FCF_normalized),应该是你非常有信心公司在未来一般景气度的年份里能够轻松达成的水平。

最简单、最极端的UTM模型,假设公司未来不再成长(零增长),其价值就等于这个永续自由现金流的现值。公式为: 公司总价值 (UTM) = FCF_normalized / R 其中,R是你的折现率。

第二步:设定“机会成本”——折现率的艺术

折现率R的选择,主观性很强,但它深刻地反映了你的投资哲学。它不是一个需要精确计算的科学数字,而是一个基于你个人要求的“艺术化”设定。

举个例子:一家公司,你确信它每年能稳定产生10亿元的自由现金流。你设定的折现率是10%。那么,这家公司的UTM价值就是:10亿元 / 10% = 100亿元。

第三步:考虑“成长的蜜”——增长的价值(可选但需谨慎)

零增长的假设过于苛刻,很多优秀公司仍在成长。UTM也可以纳入增长的考量,但这必须极为谨慎。价值投资大师们反复警告:增长是价值的敌人,除非增长能带来与之匹配的现金回报。 我们可以使用一个“两阶段模型”来给增长估值:

  1. 阶段一:可预见的增长期。 假设公司在未来N年(比如5-10年)内,能以一个比较确定的增长率g增长。N的年限不宜过长,g的取值必须保守。
  2. 阶段二:永续期。 N年之后,公司进入零增长或极低速增长(如通胀率)的成熟期。

计算会变得复杂一些,但其逻辑是:公司总价值 = 增长期的现金流折现值 + 永续期的现金流折现值。 作为普通投资者,无需纠结于复杂的公式。关键在于理解其背后的思想:

对于初学者,一个更安全的做法是:在你的估值中完全不考虑增长的价值,把它当作你买入之后的“免费期权”和额外的安全边际

UTM在价值投资实践中的启示

UTM不仅仅是一个估值工具,它是一套完整的投资哲学,深刻地影响着你的投资行为。

聚焦确定性:能力圈的试金石

UTM模型天然地排斥那些商业模式复杂、盈利波动巨大、未来难以预测的公司。当你试图为一家公司建立UTM模型时,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法给出一个有信心的、保守的自由现金流数字,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这家公司很可能在你的能力圈之外。 它强迫你只在你真正懂的领域下注,这是巴菲特查理·芒格一生践行的核心原则。

内置安全边际:保守主义的胜利

本杰明·格雷厄姆说:“投资成功的秘诀在于安全边际。” UTM通过其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为你构建了层层防护的安全垫:

当最终计算出的UTM价值远高于当前的市场价格时,你就拥有了巨大的安全边际。这意味着即使你对未来的判断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者宏观环境发生了不利变化,你亏损的概率也很小。

简化决策:一把衡量万物的尺子

投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资产:高科技股、消费股、银行股、房地产、债券……它们看起来千差万别,令人眼花缭乱。UTM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根本性的衡量标准:每一美元的投资,未来能为我带回多少可信的现金流? 通过这个框架,你可以将腾讯的股票、茅台的股票、甚至你楼下的一家准备转让的杂货店,都放在同一个天平上进行比较。它剥离了市场情绪、新闻噪音和华丽故事的包装,直达商业价值的本质,让你的投资决策变得更加纯粹和理性。

UTM的局限性与批判性思考

没有一个模型是完美无缺的,UTM也不例外。作为成熟的投资者,我们需要了解它的适用边界。

对周期性行业和初创企业的水土不服

UTM模型最擅长分析的是那些处于成熟期、业务稳定、现金流可预测的“慢公司”,比如消费品、公用事业等。但对于以下两类公司,它的应用效果会大打折扣:

垃圾进,垃圾出(GIGO)的陷阱

UTM模型虽然简单,但它的输出质量完全取决于输入的质量,这就是所谓的“Garbage In, Garbage Out”。如果投资者没有对公司的业务进行深入的定性分析,而只是草率地从财报中抓取一个数字代入公式,那么得出的结论将毫无意义,甚至会产生误导。 在使用UTM之前,你必须回答一系列更根本的问题:

定性分析永远是定量分析的前提。UTM只是将你的定性理解,转化为一个纪律性的数字而已。

结语:UTM——一种投资的修行

归根结底,UTM不仅仅是一种估值技术,它更是一种投资的“修行”。它修炼的是投资者内心的“宁静”,对抗的是人性的贪婪与恐惧。

掌握UTM模型,你得到的将不仅仅是一个计算器,而是一个思想的罗盘。它将指引你在波涛汹涌的资本市场中,避开险滩,坚定地航向价值的彼岸。它提醒我们,投资的真谛,或许正如李录所言,就是“用思想的力量,去把握大概率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