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柳

冯柳(茅台03) 冯柳,中国投资界一位现象级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始于互联网论坛,以网名“茅台03”成名,凭借惊人的个人投资业绩(传说9年回报高达370倍)成为无数散户心中的“草根股神”。而后,他成功转型,加盟中国顶尖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高毅资产,担任基金经理,管理着规模庞大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冯柳的投资哲学自成一派,其核心是独创的“弱者体系”,这套体系强调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普通投资者应如何利用自身的“弱者”地位,寻找并抓住那些具有高赔率的投资机会。他的投资风格以逆向、分散和高换手著称,看似离经叛道,实则内含深刻的价值投资逻辑和风险控制思想。

冯柳的投资生涯,宛如一部精彩的逆袭小说,清晰地划分为两个阶段:草根崛起与职业辉煌。

在成为职业投资人之前,冯柳是一名普通的消费品行业从业者。然而,在工作之余,他将全部热情投入到了股票投资中。21世纪初,他开始活跃于淘股吧等股票论坛,并以“茅台03”为ID分享自己的思考与实盘操作。 他之所以取名“茅台03”,并非因为他早期就重仓了贵州茅台,恰恰相反,据说是因为他在2003年错过了这只伟大的股票,以此为名,意在时时警醒自己。在论坛上,他以坦诚的交流、深刻的洞察和令人瞠目结舌的业绩,迅速积累了极高的声望。他从不吝于分享自己的失败与反思,这种真诚的态度,加上他那套与众不同却又极其有效的投资打法,让他成为了那个时代互联网股民社区中最耀眼的明星。

个人投资的巨大成功,为冯柳打开了通往专业投资殿堂的大门。2015年,他受邀加入由邱国鹭创办的高毅资产,正式从单打独斗的“游侠”转变为管理百亿资金的“正规军”。 进入专业机构,意味着要管理更大规模的资金,并对众多持有人负责。这对于任何一位习惯了自由决策的个人投资者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冯柳坦言,管理大资金后,许多过去适用的小市值策略不再有效,他必须进化自己的体系。他将投资组合变得更加分散,以应对流动性风险;同时,他保持着较高的换手率,这在传统的价值投资者看来似乎有些“不够坚定”,但这恰恰是其“弱者体系”在实践中的灵活体现——不断寻找赔率和非共识的最佳结合点,错了就迅速修正。事实证明,他的这套体系在更大的舞台上依然奏效,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也成为了市场上备受追捧的明星产品。

沃伦·巴菲特的“滚雪球”理论、彼得·林奇的“PEG”估值法不同,冯柳的投资框架被他自己谦虚地称为“弱者体系”。这套体系充满了东方哲学思辨,对普通投资者极具启发意义。

“弱者体系”的核心假设是:在资本市场这个“黑暗森林”里,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弱者”。我们无法像内部人士那样掌握第一手信息,也无法像顶级研究机构那样进行全方位的深度调研。因此,试图通过预测市场、预测宏观经济来获取“最优解”,对弱者而言无异于痴人说梦。 “既然是弱者,就不要想着去战胜市场,而是要思考如何与市场共存,并利用市场的错误来为自己服务。” 这套体系的第一要务是生存。它要求投资者:

  • 承认无知:坦然接受自己在信息和认知上的局限性。
  • 敬畏市场:不与市场趋势做绝对的对抗,而是顺势而为,在趋势的拐点或无人关注的角落里寻找机会。
  • 避免致命伤:通过分散持仓、坚持安全边际等方式,确保任何一次判断失误都不会导致账户的永久性重大损失。

这是冯柳投资哲学的精髓所在。他将投资决策拆解为两个维度:

  • 胜率 (Winning Rate):你判断正确的概率有多大?
  • 赔率 (Odds/Payoff):如果你判断正确,能赚多少?如果判断错误,会亏多少?

许多投资者痴迷于追求高胜率,希望能“百发百中”。但冯柳认为,对于“弱者”而言,追求高胜率是极其困难的。因为高胜率的机会往往是市场共识,比如人人都看好的白马股,虽然确定性高,但估值也高,潜在的回报空间(即赔率)就很低了。 冯柳反其道而行之,他优先考虑赔率。他热衷于寻找那些“非共识”的机会——即市场普遍存在偏见、误解或忽视的公司。在这些公司上,由于市场预期极低:

  • 下行空间有限:因为最坏的情况可能已经被股价反映(Price in)。
  • 上行空间巨大:一旦市场发现自己错了,公司的基本面出现反转,股价的修复将带来巨大的回报。

用一个生动的比喻:你是在一个99%的人都认为会赢的拳王身上下注,赢了赚1%,输了亏50%;还是在一个10%的人认为会赢的挑战者身上下注,赢了赚500%,输了亏50%?冯柳会选择后者,只要他认为那10%的可能性背后有充分的逻辑支撑。

既然是基于“非共识”下注,就必然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为了在这种不确定性中保护自己,冯柳提出了两个重要的风控原则:

  1. 可逆性 (Reversibility):指的是当你发现自己判断错误时,能否以较小的代价退出。冯柳偏爱那些即使基本面没有如期改善,但由于估值极低、或拥有隐蔽资产、或行业地位稳固,股价也不会进一步大幅下跌的公司。这就像给自己的投资上了一份“后悔险”。
  2. 可验证性 (Verifiability):指的是你的投资逻辑是否能够被跟踪和验证。他会寻找一些关键的、可观察的“信号”,通过这些信号的变化来判断自己的投资剧本是否正在上演。例如,如果他投资一家困境公司是基于“新产品将大卖”的逻辑,那么他会密切跟踪新产品的销售数据。如果数据持续不及预期,他会果断修正自己的判断。

“赔率优先”的理念,自然而然地将冯柳引向了“困境反转”这一投资策略。他就像一位在资本市场的废墟中淘宝的寻宝者,总能在被市场抛弃的角落里发现价值。他投资过的三聚环保海康威视(在遭遇外部制裁打压时买入)等,都是这一策略的经典案例。 他所寻找的“困境”,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 是暂时的、可解决的困境:而非永久性的行业衰退或商业模式崩塌。
  • 市场反应过度:股价的跌幅远远超过了困境本身对公司价值的损害。
  • 有变化的催化剂:无论是管理层换届、新产品推出,还是行业政策的转变,必须有某个因素能推动公司走出泥潭。

冯柳的投资思想,对于没有信息优势和研究资源的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一座宝贵的思想金矿。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以下几点实用的启示:

  • 拥抱你的“弱者”身份:不要妄图成为全知全能的“股神”。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放弃对精准预测的执念,将精力集中在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的、能够长期生存的投资体系上。
  • 建立“赔率思维”:在做任何一笔投资前,问自己两个问题:“如果我对了,能赚多少?如果我错了,会亏多少?” 努力寻找那些“输了亏一辆自行车,赢了赚一栋别墅”的不对称回报机会。
  • 在人群之外独立思考:真正的超额收益,往往来自于与市场共识相反的正确判断。当市场一片恐慌或狂热时,保持冷静,多问一个“为什么”。敢于在被低估的冷门股和遭遇短期困难的优秀公司中进行研究。
  • 为你的投资构建“安全网”:始终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无论是通过分散投资,还是坚持买得便宜(可逆性),或是设定清晰的观察指标(可验证性),确保自己永远不会在牌桌上被“一局清零”。
  • 构建属于你自己的能力圈:冯柳的体系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这套体系完全服务于他自己的性格和认知。正如投资大师查理·芒格所强调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真正理解的领域内投资。你可以不认同冯柳的高换手,也可以不擅长困境反转,但你必须找到并坚守一套属于你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投资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