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扬

清扬,在中国个人投资者社群中广为人知的一位笃行价值投资的实践者与思考者。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机构从业者,而是一位以个人身份,通过公开的文字和交流,分享其对投资、商业与世界深刻洞察的投资者。他的思想体系深受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一套以“寻找卓越生意模式、在合适的赔率下出手、长期持有”为核心的投资哲学。因其思考的深度、逻辑的严谨以及对价值投资理念的布道式传播,他在雪球等投资社区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被众多普通投资者视为价值投资路上的良师益友。

在浩瀚的投资世界里,明星基金经理的名字常常如雷贯耳,但“清扬”这个名字,则代表了另一股力量——根植于民间的、深刻而理性的个人投资者。他更像是一位思想者,一位用真金白银践行自己理念,并慷慨地将思考过程公之于众的“邻家高手”。 与许多投资人热衷于预测市场、追逐热点不同,清扬的分享总是围绕着一些更根本、更持久的话题:什么是好的生意?如何理解一家公司的护城河?估值是科学还是艺术?投资者的心性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他不提供“财富代码”,而是提供一套思考的框架,引导读者去“渔”,而非仅仅给予“鱼”。他将本杰明·格雷厄姆安全边际原则、巴菲特的“好雪长坡”理论,以及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用一种更符合中国投资者阅读习惯的语言和案例,娓娓道来。可以说,清扬是连接世界级投资大师思想与中国普通投资者实践之间的一座重要桥梁。

清扬的投资哲学是一个完整而自洽的体系,它建立在对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之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解构他的核心思想。

这是清扬投资框架的起点。在他看来,投资的成功,首先源于选对了一家拥有卓越“生意模式”的公司。那么,什么是卓越的生意模式?不妨想象一下,你拥有的是一条收费高速公路的独家经营权,还是街角一家竞争激烈的奶茶店?前者显然是更好的生意,因为它有壁垒,有定价权,能持续不断地产生现金流。 清扬所寻找的,正是这类带有“收费站”性质的公司。它们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 强大的护城河: 这可能是无形的品牌价值(如贵州茅台的品牌光环),可能是网络效应(如腾讯控股的微信社交生态),也可能是高昂的客户转换成本(如某些企业级软件服务商),或是独有的特许经营权。这条“河”能有效地将竞争对手挡在门外。
  • 轻资产运营: 好的生意往往不需要持续投入巨额的资本开支来维持增长,它们能用较少的“本钱”撬动巨大的利润,即拥有很高的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
  • 强大的定价权: 由于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公司可以从容地将成本上涨转移给消费者,而不用担心客户流失。这意味着公司在通货膨胀环境下依然能保持盈利能力的稳定。

对于清扬来说,研究一家公司,本质上就是在回答:“这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无论其股价看起来多么便宜,他都可能选择视而不见。

选出了好生意,下一步就是决定如何“下注”。清扬深受概率思维的影响,他常常强调投资决策需要同时考量“概率”和“赔率”。

  • 概率: 指的是你判断这笔投资会成功(比如,公司未来5年业绩持续增长)的可能性有多大。这建立在你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深度之上。
  • 赔率: 指的是如果你的判断是正确的,你能赚多少钱;如果判断错误,你会亏多少钱。这与你买入的价格(估值)直接相关。

一个理想的投资机会,是“高概率、高赔率”的结合体。就像在一场赌局中,你不仅有超过80%的胜算,而且赢一次能赚5倍,输一次只亏1倍。然而,现实中这样的机会凤毛麟角。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在其中做权衡。 清扬常常提醒投资者“不要轻易下重注”。这背后蕴含的智慧是,在没有绝对把握(极高的概率和极诱人的赔率)时,要保持谨慎。这并非主张过度分散,而是反对基于一知半解或市场情绪的冲动性重仓。他的决策过程更像一个专业的德州扑克玩家,在牌局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耐心弃牌、观察,只在等到一手“天牌”(高胜算、好赔率)时,才果断地将筹码推向牌桌中央。这一理念的背后,是对凯利公式思想的通俗化应用,即仓位大小应该与你的赢面和赔率相匹配。

“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这是巴菲特的经典名言,清扬也对此推崇备至,并将其深化为“好雪、长坡、厚雪”的理念。

  • 好雪(高ROIC): “雪”指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或者说是钱生钱的效率。一块钱的投入,能产生多少回报?“湿雪”就是指那些具有很高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的公司,它们的“雪”质黏,容易滚大。
  • 长坡(持续的成长空间): “坡”指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一个陡峭但短小的坡道,雪球滚不了多远就会停下。而一条长长的、平缓的坡道,则能让雪球在复利的魔力下,滚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快。这意味着公司所处的行业要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且公司的竞争优势能长期维持。
  • 厚雪(可供再投资的利润): 仅仅有“湿雪”和“长坡”还不够,还需要有持续不断的“新雪”加入。对于公司而言,这意味着它不仅能赚钱,还能将赚来的钱(留存利润)继续投入到高回报的项目中去,形成一个正向的增长飞轮。有些公司虽然ROIC很高,但行业已经饱和,没有好的再投资机会,只能将大量利润以分红形式返还股东,其“滚雪球”的效应就会大打折扣。

这三个要素共同构成了公司长期价值增长的引擎。清扬的选股,就是在寻找那些三者兼备的“超级滚雪球机器”。

在价值投资中,估值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清扬提醒我们,估值更多的是一门艺术,而非一门精确的科学。他反对那种试图通过复杂的现金流折现(DCF)模型,计算出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内在价值”的做法。因为模型中的每一个变量(如未来增长率、折现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他更倾向于一种“模糊的正确”。即对一家公司的价值有一个大致的区间判断,然后利用格雷厄姆提出的“安全边际”原则来保护自己。安全边际就像是修建一座桥梁时,设计的最大承重远超日常车辆的重量。在投资中,这意味着你支付的价格要显著低于你对公司内在价值的估算。

  • 买得便宜是抵御风险的最好方式: 即使你对公司的判断出现了偏差,一个足够低的价格也能为你提供缓冲,让你不至于损失惨重。
  • 估值是动态的: 公司的价值会随着其经营状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估值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需要持续跟踪。
  • 好公司值得一个“还行”的价格: 清扬的理念更偏向巴菲特后期,即“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伟大的公司,远胜于以便宜的价格买入平庸的公司”。对于那些“好雪、长坡、厚雪”的卓越企业,我们不应苛求等到“跳楼大甩卖”的价格才买入,一个相对合理、留有一定安全边际的价格,就值得考虑。

作为一名辞书编辑,我们不仅要解释词条,更要提炼其对读者的实用价值。从清扬的投资思想中,普通投资者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宝贵的启示:

专注能力圈

清扬反复强调,只投资于自己能深刻理解的领域和公司。这个世界上的赚钱机会无穷无尽,但属于你的机会,仅仅是你“能力圈”范围内的那些。对于看不懂的商业模式、想不明白的未来前景,最好的策略就是放弃。这能让你免于陷入“热门股”的陷阱,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投资是一场孤独的修行。清扬的价值在于,他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思考范本,但绝不鼓励盲从。真正的学习,是内化他的思考方式,去阅读公司的年报,像一个企业主一样去分析它的优势与劣势,最终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市场的噪音永远存在,唯有内心的定见,才能指引你穿越牛熊。

拥抱长期主义

清扬的投资组合换手率极低,他买入一家公司,往往是做好了持有十年甚至更久的准备。他关心的是公司未来十年能创造多少价值,而不是下个季度的财报数字。这种长期主义的视角,能帮助投资者过滤掉日常股价的无序波动,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企业的长期价值增长。

终身学习

清扬的分享中,充满了对商业、历史、心理学等跨学科知识的引用。这正是查理·芒格所倡导的“多元思维模型”的体现。投资的成功,不仅仅是财务知识的成功,更是对这个世界复杂系统认知深度的成功。保持好奇心,广泛阅读,持续学习,是成为一名优秀投资者的必由之路。

“清扬”这个词条,记录的不仅是一位投资者的名字,更是一种投资范式。它代表着一种回归商业本源、尊重常识、强调深度思考与内心平静的投资路径。在充满诱惑与焦虑的资本市场中,清扬的思考如同一股清流,提醒着每一位投资者:投资的真谛,或许不是追逐市场的喧嚣,而是寻找伟大的企业,然后,静待时间的玫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