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性

相关性

相关性(Correlation)是衡量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强度和方向的统计指标。简单来说,它告诉我们当一个事物发生变化时,另一个事物是倾向于同向变化、反向变化还是没有任何明显变化。在投资世界里,相关性通常用来衡量不同资产股票基金或甚至整个资产类别价格收益(通常指历史收益)是如何同步波动的。相关性的数值范围从-1到+1:+1表示完全正相关,它们同涨同跌;-1表示完全负相关,它们走势完全相反;0表示毫无相关性,二者互不影响。理解相关性是构建稳健投资组合、实现多样化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关键一步。

理解相关性对于投资者,特别是希望通过多样化来降低风险的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

  • “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科学依据: 假设你同时持有的A股票和B股票,当A股票下跌时,B股票也能上涨,那么你整体的投资组合就不会跌得那么惨。这就是相关性在起作用。如果两种资产相关性很低甚至是负相关,那么它们就能起到互相“对冲”的作用,从而降低整个投资组合波动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险
  • 构建弹性组合: 通过合理配置低相关性或负相关性资产,投资者可以构建一个在市场剧烈波动时具有更强韧性的投资组合。例如,在股市下跌时,债券通常表现出较低的相关性甚至负相关性,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压舱石”的作用。

相关性是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的重要考量因素。了解不同资产类别(如股票债券大宗商品房地产等)之间的相关性,能够帮助投资者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更好地分配资金,力求在承担合理风险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预期收益

虽然相关性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它并非万能,投资者在使用时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相关性仅仅描述了两个事物之间的同步变化关系,并不能说明其中一个的变化是导致另一个变化的原因。例如,夏季冰淇淋销量和溺水人数可能呈现正相关性,但这并不是说吃冰淇淋会导致溺水,而是因为两者都受到了夏季天气炎热这个共同因素的影响。

  • “危机时刻,相关性趋向于1”: 这是金融市场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在市场极度恐慌或发生金融危机时,所有资产(包括那些平时低相关性资产)都可能同步下跌,此时它们的相关性会突然升高,甚至接近+1。这意味着即使是做了多样化投资组合,在极端情况下也可能面临普跌的局面。
  • 历史不代表未来: 过去的数据统计出的相关性,并不能百分之百预测未来的相关性相关性会随着经济周期市场情绪政策变化突发事件等多种因素而不断变化。
  • 深挖价值是根本: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虽然相关性是构建稳健组合的重要参考,但其核心依然是深入研究企业基本面,以低于内在价值价格买入优质资产相关性只是辅助工具,不能替代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判断。
  • 长期视角,穿越周期: 懂得相关性会随着市场变化而波动,尤其是在熊市危机中。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不会因为短期的相关性变化而惊慌失措,而是坚持长期持有优质资产,相信其内在价值终会回归。即使短期相关性趋近于1,只要资产本身足够好,长期来看,其价值终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