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寻

谦寻(Qianxun)是中国直播电商行业中的头部MCN(Multi-Channel Network)机构,以其成功孵化和运营中国顶尖电商主播薇娅(Viya)而闻名。它不仅仅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网红经纪公司,更是一个深度整合了主播、品牌方、供应链和消费者的全链路商业生态系统。谦寻的商业模式核心在于通过强大的选品、议价和品控能力,为主播矩阵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货”,再通过主播的影响力高效地连接“人”(消费者)和“场”(直播间)。尽管谦寻并非一家上市公司,无法在二级市场直接交易,但其从崛起到遭遇危机的全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剖析新经济商业模式、理解护城河以及警惕关键人物风险的绝佳商业案例,对价值投资者而言,它是一本不可不读的“活教材”。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买入优秀的公司”。那么,研究一个像谦寻这样无法直接买入的未上市公司,其意义何在?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曾说,他喜欢阅读各种公司的年报,即使他并不打算投资这些公司。这是因为,通过研究大量的商业案例,投资者能够不断磨砺自己的商业嗅觉和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识别出那些真正值得长期持有的伟大企业。 研究谦寻,至少能带来三个层面的收获:

  • 一个理解新消费的窗口: 谦寻的崛起,是观察中国直播电商乃至整个新消费领域演变的绝佳窗口。通过它,我们可以理解流量如何转化为销量,品牌如何在新渠道中建立,以及供应链效率如何成为核心竞争力。
  • 一把度量护城河的标尺: 谦寻在供应链端建立的强大壁垒,是其商业模式中最接近“护城河”的部分。分析其护城河的构成、深度以及脆弱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其他消费类公司的竞争优势。
  • 一本关于风险管理的警示录: 薇娅税务事件给谦寻带来的巨大冲击,是“关键人物风险”的教科书式案例。它生动地告诉我们,在投资决策中,评估公司的治理结构和风险抵御能力是何等重要。

理解谦寻,需要拆解其在“人、货、场”这三个电商核心要素上的布局。它早已超越了“带货”的浅层逻辑,而是在构建一个复杂的商业机器。

谦寻的起点和高光时刻,都与超级主播薇娅深度绑定。薇娅以其专业的讲解、亲和的形象和强大的议价能力,创造了直播电商领域的神话。然而,将公司的命运维系于一人之身,无疑是极其危险的。 聪明的公司会为风险做准备。在薇娅事件之前,谦寻已经开始着力打造主播矩阵,签约并培养了包括呗呗兔、戚儿、深夜徐老师在内的一系列中腰部主播。其逻辑非常清晰:

  1. 分散风险: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当头部主播遭遇不可抗力时,矩阵中的其他主播可以承接部分流量和销售额,保证公司业务的基本盘。
  2. 覆盖多元需求: 不同的主播有不同的人设和粉丝群体,可以覆盖美妆、服饰、生活家居等更多细分品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3. 孵化下一个“薇娅”: 主播矩阵也是一个内部的人才库和赛马场,为公司提供了持续孵化出新一代头部主播的可能性。

这一策略,本质上是企业应对关键人物风险的一种主动防御,也是从“明星驱动”向“体系驱动”转型的尝试。

如果说主播是谦寻的“面子”,那么强大的供应链就是它的“里子”,也是其最深的护城河。与许多仅仅扮演“销售渠道”角色的MCN不同,谦寻深度介入了“货”的环节,建立了一套令业界称道的供应链体系。

  • 超级“买手”团队: 谦寻拥有一个规模庞大的招商和选品团队,在全球范围内筛选优质商品。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商务谈判,更包含了对产品质量、市场趋势、消费者反馈的深度研究。
  • 极致的议价能力: 基于薇娅直播间巨大的出货量,谦寻拥有了对品牌方的强大议价权,能够为消费者争取到“全网最低价”。这种规模效应带来的低价优势,是吸引并留住用户的核心法宝,与Costco的商业逻辑有异曲同工之妙。
  • 严格的品控体系: 从样品审核到资质检验,再到仓库抽检,谦寻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品控流程,试图在海量商品中为消费者把好第一道关。这种对品质的坚持,是建立长期信任的基础。

可以说,谦寻的本质是一家以主播为前端销售渠道的“超级零售商”。其核心竞争力,并非单纯的流量运营,而是后端高效、可靠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一个有远大抱负的公司,绝不会满足于单一的业务场景。谦寻早已开始将其在“人”和“货”上积累的能力,延伸到更广阔的“场”中。

  1. 自有品牌开发: 基于对消费者数据的洞察和供应链的掌控,谦寻推出了覆盖服装、食品、家居等领域的自有品牌。这标志着它从一个“渠道方”向“品牌方”的进化,试图获取更高的利润率和更强的用户粘性。
  2. 内容电商与整合营销: 除了在淘宝直播等平台进行直播带货,谦寻也涉足短视频、图文等多种内容形态,为品牌提供全案整合营销服务。
  3. 风险投资布局: 谦寻成立了谦寻文化产业基金,投资新消费领域的初创公司。这既是财务投资,也是其拓展商业生态、链接未来潜在合作伙伴的战略布局。

通过这些延伸,谦寻试图构建一个围绕“新消费”的商业闭环,降低对单一平台和单一业务模式的依赖。

本杰明·格雷厄姆 (Benjamin Graham) 提醒投资者,要始终关注安全边际。对于一家公司而言,安全边际不仅体现在价格上,更体现在其商业模式的稳固性和抗风险能力上。

谦寻的供应链护城河,看似坚固,但也存在明显的脆弱性。

  • 优势: 其在特定品类(如服饰、美妆)中建立的供应链壁垒非常深厚,规模效应和先发优势使其竞争对手难以在短时间内超越。
  • 劣势:
    1. 平台依赖: 谦寻的成功高度依赖于淘宝直播的流量生态。一旦平台政策发生变化,或出现新的颠覆性流量平台(如抖音快手),其根基便会受到动摇。
    2. 信任的转移: 消费者对谦寻供应链的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薇娅这个“超级信任代理”建立的。当薇娅缺位时,这份信任能否顺利转移到公司品牌或其他主播身上,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薇娅税务事件,是近年来中国商界关于关键人物风险最惨痛的一课。它告诉我们:

  1. 个人品牌是一把双刃剑: 强大的个人IP能在短期内为公司带来爆发式增长,但当这个IP出现负面事件时,其杀伤力也是毁灭性的。公司的品牌价值与创始团队或核心人物的个人声誉高度绑定,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风险。
  2. 合规是企业的生命线: 在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下,任何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必须以合法合规为前提。税务、产品质量、广告宣传等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这也是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理念中,“G”(治理)和“S”(社会责任)维度的重要体现。

谦寻所处的直播电商行业,正在经历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的阵痛期。

  1. 监管收紧: 国家对税务、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等方面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强,行业的“灰色地带”被不断压缩,这对所有从业者的合规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 行业内卷与增长放缓: 随着大量玩家涌入,流量成本越来越高,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直播电商的整体增速开始放缓,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对于谦寻而言,这意味着过去的成功经验未必能照搬到未来。公司必须在合规的框架内,寻找新的增长曲线,证明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研究谦寻的兴衰起落,我们最终要回归到投资实践中。这个案例能带给我们以下几点深刻的启示:

1. 理解商业模式比追逐热点更重要

当直播电商成为风口时,许多投资者只看到了表面的热闹,纷纷追捧相关的概念股。而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会沉下心来,像剥洋葱一样,层层剖析其背后的商业逻辑:谁拥有真正的定价权?核心竞争力是流量、主播还是供应链?盈利的可持续性如何?对谦寻的分析告诉我们,一个看似光鲜的流量生意,其内核可能是一个辛苦但扎实的零售生意。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做出真正理性的判断。

2. 警惕“明星”光环下的脆弱性

无论是依赖明星创始人的科技公司,还是依靠单一爆款产品的消费品公司,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关键人物风险”或“关键产品风险”。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一份警惕,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失去了这个CEO/这个产品,这家公司还剩下什么?” 真正伟大的公司,是依靠强大的企业文化和制度体系来运转的,而不是依赖某个天才的灵光一现。这正是彼得·林奇 (Peter Lynch) 所说的,要寻找那些“傻瓜都能经营”的公司。

3. 护城河需要动态审视

没有一成不变的护城河。技术变革、模式创新、政策调整,都可能让昔日坚固的壁垒变得不堪一击。谦寻的护城河在于供应链,但这份优势也受到平台、主播和消费者信任度的多重制约。因此,投资者必须像一个警觉的哨兵,持续跟踪和评估所持公司的护城河是否在被加宽,还是在被侵蚀。

4. 投资“人”,更要投资“制度”

优秀的管理层无疑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比某个优秀的“人”更可靠的,是一套优秀的“制度”。这套制度包括了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严格的风险内控机制、以及能够自我纠错和进化的企业文化。谦寻的案例表明,即使拥有行业内最顶尖的人才,如果在合规和风险管理这些制度性问题上犯错,同样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那些治理完善、运作透明、对风险常怀敬畏之心的公司,才能让你睡得更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