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集团

赛力斯集团

赛力斯集团 (SERES Group,股票代码:601127),全称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A股市场一家备受瞩目的汽车制造企业。它并非一家传统的汽车公司,而是一家通过与科技巨头华为进行深度捆绑,成功从传统燃油车领域转型至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新物种”。其核心商业模式是与华为合作的“智选车”模式,联合推出了现象级品牌“AITO问界”,将华为的技术、品牌和渠道能力与赛力斯自身的整车研发制造能力深度融合,创造了汽车行业前所未有的合作范例。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理解一家公司的历史沿革,是判断其基因和未来潜力的重要一环。赛力斯的故事,就是一出典型的传统制造企业在时代浪潮下的自我革命。

赛力斯的前身是重庆小康工业集团,一家从摩托车减震器和汽车弹簧起家的民营企业。这赋予了它深厚的制造业基因——对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和规模化生产的深刻理解。上世纪90年代末,创始人抓住了中国汽车市场爆发的机遇,与东风汽车公司合资成立了“东风小康”,凭借皮实耐用、性价比高的微面(微型面包车)产品,一度成为该细分市场的王者,产品遍布大江南北的城乡角落。 然而,随着消费升级和市场竞争加剧,微面市场逐渐萎缩。小康股份(赛力斯原名)也曾努力向乘用车市场转型,推出了自己的燃油车和早期的电动车品牌,但市场反响平平,公司一度陷入经营困境。这段经历虽然不甚成功,却为后来的转型积累了宝贵的整车制造经验和试错成本。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19年。当众多车企还在犹豫如何与科技公司合作时,赛力斯选择了全面拥抱华为。双方的合作从最初的零部件供应(华为提供电驱系统等),逐步深化为独一无二的“智选车”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双方进行了精妙的分工与协作:

  • 华为的角色(提供“灵魂”):深度参与到产品定义、核心技术研发(如鸿蒙智能座舱、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品牌营销和终端销售等环节。华为不直接造车,但将其最强大的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品牌号召力和覆盖全国的高端零售网络,毫无保留地赋能给合作伙伴。
  • 赛力斯的角色(打造“躯体”):聚焦于整车平台的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和质量品控。它负责将华为的“智慧大脑”和前瞻理念,转化为一辆辆高质量、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智能电动汽车。

这种深度的捆绑模式,催生了“AITO问界”这一现象级品牌。从问界M5到M7,再到旗舰车型M9,AITO问界系列凭借出色的产品力、智能化体验和华为的强大渠道,迅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创造了新品牌销量的增长奇迹,也让赛力斯这家公司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般的蜕变。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炫酷的产品和暴涨的销量只是表象,我们需要用“放大镜”深入探究其商业模式的本质、护城河的深度、财务的健康度以及未来的成长空间。

这是评估赛力斯长期投资价值的核心问题。一家伟大的公司必须拥有宽阔且持久的护城河。赛力斯的护城河并非单一来源,而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共生护城河”

  • 华为带来的无形资产与技术壁垒:华为在消费者心中积累了数十年的高端科技品牌形象,这种品牌信任度是其他新势力车企难以企及的。同时,其在智能座舱(HarmonyOS)、智能驾驶(ADS 2.0)、三电系统等领域的技术领先性,构成了产品的核心差异化优势。这些是赛力斯护城河中,由华为注入的、闪闪发光的部分。
  • 赛力斯自身的制造与工程能力:光有好的“灵魂”,没有强大的“躯体”也无法落地。赛力斯超过二十年的造车经验,意味着它拥有成熟的生产工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严格的品控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和迭代速度,能够高效地将华为的技术需求转化为大规模、高质量的量产现实。这种将“软件定义汽车”快速硬件化的工程能力,是其核心价值所在,也是其他传统车企或新势力短期内难以复制的。

结论: 赛力斯的护城河,是华为的技术、品牌与赛力斯的制造、工程能力的深度耦合。两者相互成就,缺一不可。投资人需要持续评估的是,这种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和排他性有多强。

价值投资的精髓之一,是在一家优秀的公司遇到暂时困难或处于重大转折点时介入。赛力斯的财务报表,清晰地描绘了这样一个从“失血”到“造血”的经典拐点故事。

  • 转型阵痛期(过去):在AITO问界爆火之前,由于巨大的研发投入、工厂改造升级以及初期销量不足以覆盖高昂的固定成本,公司连续多年处于巨额亏损状态。这是所有重资产、高科技企业在成长初期都必须经历的“战略性亏损”阶段。
  • 盈利拐点(现在与未来):随着问界M7和M9等爆款车型月销量持续攀升,规模经济 (Economies of Scale) 效应开始显现。公司的营业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而更值得关注的核心指标——毛利率 (Gross Margin)——已经实现了由负转正,并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良好势头。毛利率的转正和提升,是判断一家制造企业能否盈利的“生死线”,它标志着公司的主营业务开始具备自我“造血”能力。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其毛利率能否持续提升,以及何时能够实现净利润的稳定盈利和正向的自由现金流 (Free Cash Flow)。

赛力斯的成长故事远未结束,其未来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行业渗透率提升: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的浪潮方兴未艾,整个市场的蛋糕仍在不断做大。
  2. 产品矩阵完善:目前AITO问界品牌主攻中高端SUV市场,未来有望推出更多车型,覆盖更广泛的价格区间和用户群体,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3. 市场竞争定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AITO问界凭借“科技豪华”的差异化标签,成功吸引了大量注重智能化体验的用户。其竞争对手不仅包括理想汽车 (Li Auto)、蔚来 (NIO) 等新势力,也包括特斯拉 (Tesla) 以及传统豪华品牌BBA(奔驰、宝马、奥迪)。
  4. 出海想象空间:借助华为在全球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资源,AITO问界走向国际市场是大概率事件,这将为公司打开全新的增长天花板。

任何投资都像一枚硬币,机遇与风险并存。对赛力斯进行全面的评估,必须正视其潜在的风险。

  • 对单一合作伙伴的依赖:这是赛力斯最显而易见的风险。尽管目前合作亲密无间,但商业世界没有永远的朋友。投资者必须思考:如果未来华为调整其汽车业务战略,或者华为的“智选车联盟”不断扩大,与其他车企(如奇瑞、北汽、江淮)的合作车型也大获成功,是否会稀释赛力斯的独特性和资源倾斜度?
  • 红海市场中的激烈竞争: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角斗场”。残酷的价格战、日新月异的技术竞赛和高昂的营销投入,都可能对赛力斯的盈利能力构成持续压力。
  • 生产与质量控制风险:订单的爆发式增长对赛力斯的产能、供应链稳定性和质量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任何大规模的质量问题或交付延迟,都可能严重损害来之不易的品牌声誉。
  • “飞轮效应”的形成:随着合作的深化,华为的技术、赛力斯的产品、持续增长的销量以及海量的行驶数据之间,有望形成一个强大的“飞轮效应”。即更好的技术带来更好的产品,更好的产品带来更高的销量,更高的销量产生更多的数据,更多的数据反过来又可以优化技术和产品,形成一个不断自我加强的正向循环,构筑起越来越高的竞争壁垒。
  • 盈利能力的指数级提升:一旦跨越盈亏平衡点,随着销量的持续爬坡,固定成本被摊薄,规模效应将带来利润的非线性增长,展现出制造型企业的巨大盈利弹性。
  • 品牌价值的沉淀:“AITO问界”如果能持续成功,有潜力成为智能电动时代可以与传统豪华品牌相媲美的新一代豪华品牌,从而享受更高的品牌溢价。

综合以上分析,对于希望投资赛力斯的普通投资者,以下几点启示或许能帮助你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1. 理解商业模式的本质:投资赛力斯,你投的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公司,更是“华为+车企”这一全新商业模式的未来。你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判断这个模式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上。这需要你同时对科技行业和汽车行业都有所了解。
  2. 跳出价格,关注价值:不要被股价的短期剧烈波动所迷惑。作为价值投资者,你的“记分牌”应该是企业的核心经营数据。请养成定期跟踪以下指标的习惯:
    • 运营数据:月度交付量、新增大定订单量。
    • 盈利能力:毛利率、净利率的变化趋势。
    • 财务健康度:经营性现金流、自由现金流状况。
  3. 坚守你的能力圈:传奇投资家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告诫我们,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投资自己不懂的东西。赛力斯的故事融合了汽车制造、消费电子、人工智能等多个复杂领域。在投入真金白银之前,请务必扪心自问:这个商业模式是否在我的能力圈 (Circle of Competence) 之内?
  4. 永远寻找安全边际:由于市场对赛力斯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其股价往往包含了大量的成长性预期,估值 (Valuation) 水平也时常处于高位。价值投资的核心纪律是“用四毛钱买一块钱的东西”,即寻找安全边际 (Margin of Safety)。投资者需要运用合理的估值工具(在公司盈利不稳定时,市销率(P/S)比市盈率(P/E)更有参考价值,长远看则需进行现金流折现(DCF)估算),冷静判断当前的价格相对于其内在价值,是否提供了足够的保护垫。为过于乐观的故事支付过高的价格,是通往投资亏损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