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君君
鲍君君,中国知名的私募基金经理,上海君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及投资总监。他是中国价值投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实践者之一,以其深度研究、长期持有、集中投资的风格而闻名。其投资理念深受“股神”沃伦·巴菲特和他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的影响,并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具体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逻辑自洽、风格鲜明的投资体系。他坚信,投资的成功源于对商业本质的深刻洞察,致力于寻找并长期持有少数具备宽阔“护城河”的卓越企业,通过陪伴企业共同成长,来获取长期、可持续的复利回报。
鲍君君的投资“三板斧”:简单、专注、长期
在武侠小说里,高手过招往往不是靠纷繁复杂的招式,而是凭借几招炉火纯青的绝技。鲍君君的投资世界观同样如此,他将复杂的投资决策提炼为几条简单却深刻的原则,我们可以形象地称之为他的“三板斧”。这三板斧构成了他投资框架的核心,也是普通投资者可以借鉴的宝贵智慧。
板斧一:极简主义的选股标准
对于买什么公司,鲍君君的思考过程出奇地简单,他反复追问的只有三个核心问题:
- 这是什么生意? 这个问题直指商业模式的可知性。鲍君君坚持投资自己能完全理解的公司,他偏爱那些商业模式简单清晰、产品或服务能让普通人一看就懂的企业。比如,卖水的、开餐厅的、做社交软件的。如果一家公司的年报和业务介绍让你看得云里雾里,充满了各种专业术语和复杂模型,那么它很可能就在你的能力圈之外。用一个有趣的比喻,如果连街边卖菜的大妈都无法理解这家公司是干嘛的,那最好还是敬而远之。
- 这是谁在经营? 这个问题关注的是管理层的可靠性。在鲍君君看来,投资一家公司,本质上是把钱托付给这家公司的管理团队。因此,管理层是否诚实、正直、有能力,至关重要。他会花大量时间去研究创始人的品格、管理层的历史言行以及他们对待小股东的态度。一个优秀的管理层,应该像一位尽职尽责的“管家”,心心念念的是如何为全体股东创造长期价值,而不是通过财技和资本运作中饱私囊。
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筛选体系,帮助他剔除噪音,直达投资的本质。
板斧二:集中火力的投资组合
与许多基金经理推崇“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分散投资理念不同,鲍君君是“集中投资”的坚定拥护者。他的投资组合通常只包含十几家甚至更少的公司。这种策略源于安德鲁·卡内基的一句名言,并深受巴菲特和芒格的推崇:“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 这种做法看似风险极高,实则背后是深刻的投资逻辑:
- 深度研究的必然结果: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成百上千家公司都进行透彻的研究。只有将研究范围缩小,才能做到对每一家持仓公司都了如指掌,从它的产品、竞争对手到供应链、企业文化,都做到心中有数。这种深入骨髓的理解,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和在市场恐慌时保持定力的基础。
- 最佳机会的优先配置: 市场中真正伟大的投资机会是稀缺的。当你经过千挑万选,找到了一个你认为未来十年能带来丰厚回报的绝佳机会时,为什么只投入一小部分资金呢?集中投资意味着将最多的“弹药”配置在你最有信心的“战役”上,从而最大化潜在收益。
当然,这种策略是一把双刃剑。它要求投资者具备极高的选股能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盲目模仿集中投资是危险的。但其背后的思想值得我们深思:与其浅尝辄止地拥有许多平庸的机会,不如全力以赴地抓住少数卓越的机会。
板斧三:与伟大企业“长相厮守”
在股票市场,绝大多数人都是匆匆过客,追涨杀跌,频繁换手。而鲍君君则像一位耐心的农夫,一旦播下种子,便静待花开,愿意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陪伴一家企业成长。他的投资周期极长,换手率极低,真正做到了“以所有者的心态去投资”。 他认为,投资的本质是购买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而不是一张可以随时买卖的股票凭证。 股票价格的短期波动性是市场先生的情绪表现,充满了随机和不可预测性,而企业的长期内在价值则是由其盈利能力和持续成长决定的,这才是投资者应该关注的核心。 这种“长相厮守”的策略有几个显而易见的好处:
从鲍君君身上,普通投资者能学到什么?
鲍君君的投资哲学并非高不可攀的屠龙之技,其中蕴含的许多原则,对普通投资者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启示一:能力圈——只在你懂的领域里“打滚”
“能力圈”是巴菲特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鲍君君投资的基石。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只需要在自己能理解的领域进行投资,而无须知晓所有事情。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你的职业、你的消费习惯、你的兴趣爱好,都可能成为你能力圈的起点。
- 如果你是一名医生,你可能比大多数人更了解医药行业的动态。
- 如果你是一位游戏爱好者,你可能对哪家游戏公司的产品更有前途有独到的见解。
- 如果你每天都在使用某个品牌的酱油、牛奶或者社交APP,你就是这家公司的“体验官”。
投资的起点,不是去追逐市场上最热门的概念股,而是回到你最熟悉的生活和工作中,找到那些你真正理解并看好的公司。重要的是诚实地评估自己能力的边界,并坚守在边界之内。
启示二:慢即是快——拥抱复利的力量
在一个人人都想“一夜暴富”的时代,鲍君君的“慢”显得格格不入。然而,投资的真谛恰恰是“欲速则不达”。追求短期暴利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而看似缓慢的长期复利,才是通往财务自由最坚实、最可靠的道路。 这就好比龟兔赛跑。热衷于短线交易的“兔子”可能在某个阶段遥遥领先,但频繁的冲刺和休息(交易和亏损)使其难以持久。而信奉价值投资的“乌龟”,虽然步伐缓慢,但每一步都扎实地向着终点前进,凭借时间和复利的力量,最终将超越喧嚣的兔子。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应该把眼光放长远,把投资看作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耐心,是比聪明更重要的品质。
启示三:逆向思考——在喧嚣中保持冷静
投资是反人性的。当市场狂热、人人都在谈论股票时,往往是风险最大的时刻;当市场悲观、股价暴跌、无人问津时,反而可能遍地是黄金。鲍君君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独立思考和逆向投资的能力。 价值投资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曾提出一个绝妙的比喻——“市场先生”。他将市场描绘成一个情绪化的合伙人,每天都会给你一个报价,有时兴高采烈,报出极高的价格;有时又垂头丧气,愿意以极低的价格把股份卖给你。 聪明的投资者,不会被“市场先生”的情绪所左右。他们会利用先生的悲观,在价格远低于价值时买入;而当先生过于亢奋时,则选择礼貌地拒绝。真正的风险,不是股价的下跌,而是用过高的价格买入了资产。
启示四:阅读与思考——投资是一场终身学习
鲍君君是一位狂热的阅读者,他的办公室和家里堆满了各种书籍,涵盖商业、历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他认为,投资决策的质量,取决于你思维模型的质量。而阅读,是构建和完善思维模型最有效的方式。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与历史上最伟大的人们对话,学习他们的智慧,避免他们犯过的错误。对于投资者而言,阅读商业传记、投资经典(如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行业研究报告,都是拓宽认知、提升决策水平的必经之路。
鲍君君语录精选
- “我们希望找到那种商业模式简单、核心竞争力突出、盈利能力很强、可以长期稳定增长的公司。”
- “投资其实是找到一家好公司,以一个比较合理甚至偏低的价格买入,然后长期持有,伴随企业一起成长。”
- “我们宁愿错过,也不愿意做错。投资最重要的是保证本金的安全,其次才是盈利。”
- “真正的风险不是波动性,而是你买的东西到底值不值这个价钱,以及未来它还能不能为你创造价值。”
结语:投资是一场认识自己的修行
学习鲍君君,我们不仅仅是在学习一种投资方法,更是在学习一种投资哲学和人生态度。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的投资,最终是一场关于认知、心性和纪律的修行。它要求我们不断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同时又要深刻地认识自己人性的弱点——贪婪、恐惧、从众。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你不必成为鲍君君,但你可以从他的思想中汲取养分,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内心理性的投资之路。这条路或许朴实无华,但它通向的是更安宁、更长久的财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