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egos_capital

Archegos Capital

Archegos Capital,是一家由韩裔投资家Bill Hwang(本名黄圣国)创立的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这个名字在2021年3月之前鲜为人知,之后却以一种烟花般绚烂又瞬间毁灭的方式,成为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头条。它并非因为创造了惊人的投资回报而闻名,恰恰相反,它因其在短短几天内引发的“世纪大爆仓”而载入史册。这次事件导致其自身价值约200亿美元的资产灰飞烟灭,并给包括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野村证券(Nomura)在内的多家全球顶级投资银行带来了超过100亿美元的巨额亏损。Archegos Capital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杠杆、贪婪、监管漏洞与人性弱点的现代金融寓言,对每一位价值投资者都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在投资世界里,有些故事关乎耐心与智慧的缓慢积累,而另一些则像是惊险的过山车,Archegos就属于后者。它的崛起如谜一般迅速,其崩塌则如雪崩一般猝不及防。

要理解Archegos,我们必须先认识它的掌门人——比尔·黄。他并非无名之辈,而是师出名门。比尔·黄曾是传奇对冲基金(Hedge Fund)经理Julian Robertson的得意门生。Robertson创立的老虎基金(Tiger Management)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声名显赫,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基金经理,他们被市场尊称为“老虎仔”(Tiger Cubs)。作为“老虎仔”的一员,比尔·黄深得其师真传,以激进和高回报的投资风格著称。 然而,他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2012年,他管理的对冲基金Tiger Asia因涉及中资银行股的内幕交易,遭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重罚,并被香港市场禁入四年。此后,他关闭了对冲基金,将其转型为Archegos Capital——一个只管理自己家族财富的“家族办公室”。这一转型,不仅让他避开了对冲基金所面临的严格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也为日后那场惊天动地的豪赌埋下了伏笔。

2021年3月下旬,华尔街的交易员们发现了一些异样。几只看似并无关联的股票,如传媒巨头ViacomCBSDiscovery Communications,以及中概股跟谁学(后更名高途)、百度等,突然开始毫无征兆地断崖式下跌。市场一片恐慌,流言四起,但没人知道这股神秘的抛售力量来自何方。 谜底很快揭晓。这股抛售潮来自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等顶级投行。它们正在通过“大宗交易”(Block Trade)的方式,疯狂地、不计成本地抛售这些股票。而这些股票,都指向同一个所有者——Archegos Capital。 原来,Archegos收到了其合作银行发出的追加保证金通知(Margin Call),但它已无力支付。当投资者使用杠杆借钱投资时,券商会要求其账户中必须维持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作为保证金(Margin)。当投资亏损导致保证金水平低于要求时,券商就会发出“Margin Call”,要求投资者追加资金。如果无法补足,券商有权强行卖出其持有的资产,以收回借款,这个过程被称为“平仓”或“爆仓”。Archegos的倒下,就是一次规模空前的爆仓事件。

一个家族办公室,何以能撬动千亿资金,并让华尔街顶级投行蒙受如此巨大的损失?答案隐藏在两个关键词中:监管漏洞金融衍生品

比尔·黄将公司转型为家族办公室,是一步“妙棋”。在美国,对冲基金由于向外部投资者募集资金,受到SEC的严格监管,需要定期披露其持仓情况。然而,家族办公室被认为是管理“自家钱”,因此监管要宽松得多。它们无需像对冲基金那样公开披露持仓,这使得Archegos的行动几乎完全处于公众和监管的视野之外。比尔·黄就像一个隐身的巨鲸,在海洋深处悄无声息地积累着庞大的头寸,直到这头巨鲸搁浅,人们才意识到它的存在。

Archegos撬动巨大杠杆的核心工具,是一种名为总收益互换(Total Return Swap, TRS)的金融衍生品。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理解它:

假设你想“拥有”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子(相当于一只股票),但你手上只有15万现金,而且你不想让别人知道这套房子是你的。于是你找到一家银行,签订一份TRS协议:
* 银行出面购买: 银行用自己的钱买下这套100万的房子,房产证上写的是银行的名字。
* 你支付利息: 你把15万作为保证金押在银行,并定期向银行支付一笔利息(相当于银行借给你85万的资金成本)。
* 收益归你: 在协议期间,如果房价上涨到120万,银行会把20万的利润给你。
* 亏损也归你: 如果房价下跌到90万,这10万的亏损需要你来承担。如果亏损侵蚀了你的保证金,银行就会要求你追加保证金。

在这个过程中,你只用了15万的本金,就享受了100万资产的全部收益和风险,杠杆率接近7倍(100 / 15 ≈ 6.67)。最关键的是,在公开记录上,这套房子的主人是银行,而不是你。 Archegos正是利用TRS与多家投行合作,用有限的自有资金,秘密地持有了价值上千亿美元的股票头寸。据估计,其杠杆率可能高达5到8倍。每家银行只知道Archegos在自己这里的仓位,却不知道它在其他银行那里同样有着巨大的、类似的押注。信息的不透明,让风险被层层掩盖和叠加。

比尔·黄不仅使用了极高的杠杆,他还犯了另一个投资大忌:过度集中。他将这些通过杠杆借来的巨额资金,重仓押注在少数几只自己看好的股票上。这种策略,无异于将所有鸡蛋都放进一个用杠杆高高支起的篮子里。 当其中一只重仓股ViacomCBS因宣布增发股票而引发股价下跌时,多米诺骨牌倒下了。股价下跌导致Archegos的保证金不足,一家银行发出了追加保证金通知。由于Archegos的资金链已经绷紧到极限,它无力应对。这家银行为了自保,开始抛售作为抵押品的股票,这进一步打压了股价,继而引发了其他银行的连锁反应。一场踩踏式的抛售开始了,最终导致了整个杠杆帝国的瞬间崩塌。

Archegos的故事虽然发生在金融衍生品和巨额资本的世界,但其背后的教训却非常朴素,对我们每一位普通投资者都极具参考价值。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些违背价值投资(Value Investing)基本原则的行为会带来多么灾难性的后果。

传奇投资家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有句名言:“只有当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在裸泳。” Archegos无疑就是那个在杠杆的潮水中裸泳的人。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它能放大收益,但也能以同样甚至更快的速度放大亏损。

  • 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 远离杠杆: 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最安全的策略就是永远不要使用杠杆,尤其是融资融券(margin trading)。在市场波动面前,杠杆会让你的账户变得异常脆弱,一次剧烈的下跌就足以让你血本无归。
  • 风险永远是第一位的: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安全边际”,即以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杠杆则完全与之背道而驰,它是在用“风险”去博取“收益”。记住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告诫:“投资的第一条原则是不要亏钱,第二条原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

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推崇在自己的能力圈(Circle of Competence)内进行集中投资。比尔·黄似乎也在践行“集中投资”,但他却将其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赌博。

  • 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 集中投资≠赌博: 真正的集中投资,是建立在对企业基本面极度深入的理解、保守的估值以及充足的安全边际之上的。它是一种基于深度研究的信念,而非对股价短期波动的投机。
  • 无杠杆的集中 vs. 有杠杆的集中: 用自有资金集中投资一家你看好的公司,最坏的结果是损失这部分本金。但用杠杆集中投资,你可能不仅会损失全部本金,还会背上沉重的债务。在没有深刻理解和绝对把握之前,分散投资永远是保护你的资产免受未知风险冲击的最好朋友。

Archegos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利用监管漏洞,在黑暗中进行操作。无论是对监管机构、合作伙伴还是整个市场,它的行为都是一个巨大的“黑箱”。

  • 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 投资于你理解的公司: 避开那些财务报表复杂难懂、业务模式云山雾罩的公司。一家优秀的公司,其商业模式和财务状况通常是清晰、透明且易于理解的。
  • 远离复杂的金融产品: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结构性产品、金融衍生品等工具往往过于复杂,其中隐藏的风险你可能永远无法完全看透。最简单的投资工具,如直接持有优秀公司的股票或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往往是最有效的。

比尔·黄曾有内幕交易的“前科”,但华尔街的银行们在丰厚的佣金面前,选择性地遗忘了这一点,最终自食其果。

  • 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 与靠谱的人同行: 投资一家公司,本质上是把你的钱托付给它的管理层。在做投资决策前,花时间去研究一下公司管理团队的背景、声誉和过往言行。一个有诚信、有远见、真正为股东着想的管理层,是公司长期价值的基石。
  •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会押着同样的韵脚: 无论是对一个投资人,还是一家公司,其过去的行为模式往往预示着未来的可能。警惕那些有“黑历史”的公司和管理者。

Archegos Capital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现代金融炼金术如何走向自我毁灭的经典案例。它用上百亿美元的代价,向我们重申了几个最古老、最朴素的投资常识:远离债务、保持谦逊、坚守能力圈、强调安全边际。 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而言,或许永远不会接触到总收益互换这样的复杂工具,也不会拥有撬动千亿资本的机会。但这恰恰是我们的幸运。因为我们可以更纯粹地回归投资的本质——用合理的价格,成为一家优秀企业的小股东,分享它在未来岁月里持续创造的价值。在充满诱惑和噪音的金融世界里,Archegos的废墟是一座警示灯塔,时刻提醒我们,通往成功的道路或许有很多条,但通往毁灭的道路,往往都铺满了杠杆和贪婪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