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Kwon
Do Kwon(权道亨)是一位韩裔加密货币开发者、Terraform Labs的联合创始人兼前首席执行官。他因创造了曾在全球范围内风靡一时的Terra区块链生态系统及其核心代币——LUNA和算法稳定币TerraUSD (UST)而闻名于世。Do Kwon以其极度自信乃至狂妄的公开言论、对批评者的不屑一顾,以及所构建项目的“创新性”而成为加密货币领域的风云人物。然而,他的声誉在2022年5月戛然而止,当时他一手打造的、市值高达400亿美元的加密帝国在几天之内化为乌有,引发了波及整个行业的“币圈雷曼时刻”,并最终使其沦为全球通缉的逃犯。对价值投资者而言,Do Kwon的经历不仅是一个关于科技泡沫和金融骗局的故事,更是一面映照出投机狂热、人性弱点与基本投资原则重要性的镜子。
“算法稳定币”的天才与狂人
在深入探讨那场惊心动魄的金融崩盘之前,我们有必要理解Do Kwon和他所编织的那个“美丽新世界”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到如此巨量的资金和信徒。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叙事、人性和贪婪的故事。
梦想:破解“稳定币不可能三角”
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稳定币 (Stablecoin) 扮演着“数字美元”的角色,是连接波动剧烈的加密资产与现实世界法定货币的桥梁。传统的稳定币,如USDT或USDC,大多通过持有真实的美元储备来维持其与美元1:1的锚定关系,这被称为“抵押型稳定币”。但这种模式一直被一些加密原教旨主义者诟病,认为它依赖于中心化的机构和传统银行系统,不够“去中心化”。 Do Kwon声称他找到了一个更优越的解决方案:算法稳定币 (Algorithmic Stablecoin)。他设计的UST不需要任何真实的美元作为抵押,而是通过一套精密的算法和其姊妹代币LUNA来维持价格稳定。这个系统的核心思想,就像一个神奇的跷跷板:
- UST的价值低于1美元时: 市场上的套利者可以用1个UST(此时市价<1美元)去系统里兑换价值1美元的新铸造的LUNA。他们卖掉LUNA,就能赚取差价。这个过程会销毁UST,减少其供应量,从而使其价格回升至1美元。
- UST的价值高于1美元时: 套利者可以用价值1美元的LUNA去系统里兑换1个UST(此时市价>1美元)。他们卖掉UST,也能赚取差价。这个过程会增发UST,增加其供应量,从而使其价格回落至1美元。
在这个模型中,LUNA充当了UST价格的“吸收器”和“稳定器”。理论上,只要人们对Terra生态系统有信心,相信LUNA永远有价值,这个跷跷板游戏就能一直玩下去,创造出一个完全去中心化、无需抵押、资本效率极高的稳定币。这在当时被誉为对金融未来的大胆探索。
诱饵:年化20%收益的“无风险”储蓄
一个精巧的理论需要一个引爆市场的应用。Do Kwon深谙此道,他推出了一个名为Anchor Protocol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应用。这个应用简单粗暴地向所有存入UST的用户提供接近20%的年化收益率(APY)。 请停下来想一想,在传统金融世界里,银行储蓄利率接近于零,即便是“股神”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的长期年化回报率也不过20%左右。现在,一个所谓的“稳定币储蓄”项目,承诺给你堪比股神的无风险回报。这听起来是不是好到不真实? 正是这个“天上掉馅饼”的承诺,成为了Terra生态系统疯狂扩张的引擎。无数投资者,从散户到大型机构,被这惊人的收益率所吸引,疯狂地买入UST并存入Anchor Protocol。UST的需求暴增,为了铸造更多的UST,市场需要消耗天量的LUNA,这又进一步推高了LUNA的价格。在巅峰时期,LUNA的市值冲进全球加密货币前十名,Do Kwon本人也被粉丝们誉为“币圈马斯克”,一个敢于挑战旧秩序的天才。
从“币圈马斯克”到“阶下囚”
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无论看起来多么宏伟,也经不起风浪的侵袭。Do Kwon的算法帝国,其内在的脆弱性注定了其悲剧性的结局。
死亡螺旋:算法的致命缺陷
2022年5月初,一场精心策划或纯属偶然的市场抛售打破了UST与美元的锚定。当UST的价格开始跌破1美元时,恐慌情绪开始蔓延。按照设计,人们应该用UST去兑换LUNA,但问题来了:
- 信心崩溃: 随着UST的脱锚,人们对整个Terra生态系统的信心开始动摇。大家不再相信LUNA未来会有价值,因此拿到新铸造的LUNA后,第一反应就是立刻抛售。
- LUNA的恶性通胀: 为了维持UST的兑换机制,系统必须疯狂地增发LUNA。LUNA的供应量在几天内从几亿枚暴增到几万亿枚,其价格瞬间从近100美元跌至不足0.0001美元,趋近于零。
- 循环踩踏: LUNA价格的崩溃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更多的人抛售UST,导致系统需要增发更多的LUNA,形成了一个无解的死亡螺旋 (Death Spiral)。那个曾经精巧的“跷跷板”彻底断裂,两端的代币双双奔向归零的深渊。
在崩盘期间,Do Kwon和他成立的Luna Foundation Guard (LFG)动用了数十亿美元的比特币储备试图救市,但面对山崩海啸般的抛售,这些努力如同杯水车薪。短短一周内,一个400亿美元的金融帝国灰飞烟灭。这场崩盘不仅让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还引发了连锁反应,直接导致了知名加密对冲基金三箭资本 (Three Arrows Capital) 等机构的破产。
狂妄的代价
在Terra生态系统崩溃前后,Do Kwon的个人言论充满了傲慢与偏执。他曾多次在社交媒体上嘲笑质疑者,称他们为“穷人”,并自信地表示“95%的公司终将消亡,看着它们死掉也是一种娱乐”。这种极端的自信,一方面在牛市中为他吸引了大量追随者,另一方面也让他在危机来临时失去了所有回旋的余地。当他所构建的空中楼阁坍塌时,这些狂言成为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让他成为了千夫所指的罪人。 崩盘后,韩国对他发出了逮捕令,国际刑警组织也发出了红色通缉令。Do Kwon开始了长达数月的逃亡生涯,最终于2023年3月在黑山被捕。他和他曾经的帝国,从神坛跌落,成为了全球监管机构和投资者面前最生动的反面教材。
价值投资者的镜鉴:从Do Kwon案中学到什么?
对于信奉价值投资 (Value Investing) 的投资者来说,Do Kwon和Terra的故事并非遥远的“币圈奇闻”,而是一个充满深刻教训的现代寓言。它以一种极端的方式,验证了那些由本杰明·格雷厄姆、巴菲特、查理·芒格 (Charlie Munger) 等大师们反复强调的古老智慧。
警惕高到不真实的收益
Anchor Protocol提供的20%“无风险”收益率,是整个骗局的核心诱饵。任何一个理性的投资者都应该首先问一个问题:这么高的收益从何而来? 事实上,这笔收益并非来自任何可持续的经济活动,而是主要来源于项目方的持续补贴——用新投资者的钱来支付老投资者的利息。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庞氏骗局 (Ponzi Scheme) 的变体。
- 投资启示: 当你看到一个承诺“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机会时,你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兴奋,而应该是极度的警惕。芒格曾说:“如果一件事好到不像真的,那它很可能就不是真的。” 价值投资的第一步,是识别并远离那些试图挑战基本经济规律的“金融永动机”。
理解资产的内在价值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估算一项资产的内在价值 (Intrinsic Value),并以远低于该价值的价格买入。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来源于其未来所能产生的自由现金流折现。那么,LUNA和UST的内在价值是什么? 答案是:几乎为零。UST的价值完全依赖于人们对LUNA价值的信念,而LUNA的价值又依赖于UST的扩张和人们对整个算法系统的信心。这是一个建立在循环论证和集体想象之上的体系,没有任何实体资产或持续盈利的业务作为支撑。当信心消失时,其价值也就烟消云散。
- 投资启示: 只投资于你能够理解并能估算其内在价值的东西。 如果你无法用几句话向一个外行清晰地解释一项资产的价值来源,那么这项资产很可能就在你的能力圈 (Circle of Competence) 之外。对于那些价值完全依赖于“下一个接盘者”出更高价格的资产(即“博傻理论”),价值投资者应当避而远之。
能力圈与安全边际
Do Kwon的算法稳定币机制极其复杂,涉及到复杂的代码、经济博弈和市场心理学。绝大多数购买LUNA或UST的投资者,并不真正理解其内在的风险和“死亡螺旋”的可能性。他们只是被高收益和“天才创始人”的故事所吸引。 更重要的是,这项投资几乎不存在安全边际 (Margin of Safety)。安全边际是指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是保护投资者免受误判和坏运气影响的缓冲垫。对于LUNA/UST系统而言,一旦算法失效,其价值就会直接归零,没有任何缓冲可言。
- 投资启示: 坚守在自己的能力圈内,不懂不做。对于你决定投资的资产,一定要留足安全边际。这意味着即使你的判断出现偏差,或者遭遇市场极端情况,你也不至于损失全部本金。Do Kwon的故事告诉我们,没有安全边际的“all-in”(全仓押注)是通往毁灭的捷径。
警惕“故事型”投资与创始人崇拜
Do Kwon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故事大王”。他描绘了一个关于去中心化、金融革命和算法乌托邦的宏大叙事,并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挑战权威的科技先知。许多投资者买入的不是LUNA这个代币,而是Do Kwon这个人以及他所讲述的故事。 然而,价值投资是关于商业的本质、护城河的深度和财务报表的健康度,而不是关于创始人的个人魅力或故事的动听程度。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固然重要,但如果投资逻辑完全建立在对某个“神人”的盲目崇拜上,那将是极其危险的。
- 投资启示: 对“明星CEO”和过于宏大的叙事保持警惕。将你的研究重心放在企业的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上,而不是创始人的推特或公开演讲。永远记住,再伟大的故事,也无法替代扎实的现金流和合理的估值。
总而言之,Do Kwon的案例是价值投资原则的一场压力测试。它用惨痛的现实告诉我们,无论技术如何包装,人性中的贪婪与恐惧从未改变。远离复杂性,拥抱简单常识,坚守内在价值和安全边际,这或许是我们在这个充满诱惑与陷阱的投资世界里,能够安身立命的唯一法则。